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国沙漠  2014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1960—2011年中国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特征

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13.00382

Keywords: 标准化降水指数,多时间尺度,干旱,趋势,年代际变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1960—2011年中国566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对近52年中国的干旱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近52年来,中国存在一条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干旱趋势带,东北、内蒙古中东部、华北、西北地区东部以及西南地区东部趋于干旱,而西北地区西部的北疆地区、青海中部以及西藏中北部等地呈显著变湿趋势;华北地区干旱化主要是夏季趋于干旱引起的,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干旱化主要是夏、秋季趋于干旱引起的,西北地区东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春、秋季趋于干旱。东北地区20世纪70年代和2000年后轻旱以上日数较多,60年代干旱日数最少;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90年代最多,60—80年代旱日较少;西南地区东部2000年后干旱日数最多,60—70年代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60年代和21世纪后干旱日数偏多,80年代较少。60年代,易旱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中、西部以及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70年代,西北西部和东北地区是干旱的高发区;80年代,易旱区位于华北、黄淮、内蒙古中西部以及西南东部等地;90年代,易旱区转移到中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黄淮、江淮以及江汉等地是干旱的高发区;进入21世纪后,东北、内蒙古东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东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地区干旱高发。

References

[1]  黄会平.1949-2007年我国干旱灾害特征及成因分析[J].冰川冻土,2010,32(4):659-665.
[2]  马柱国,符淙斌.1951-2004年我国北方干旱化的基本事实[J].科学通报,2006,51(20):2429 -2439.
[3]  马柱国,符淙斌.中国北方干早区地表湿润状况的趋势分析[J].气象学报,2001,59(6):737-746.
[4]  邹旭恺,张强.近半个世纪我国干旱变化的初步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6):679-687.
[5]  杨建玲,冯建民,郑广芬,等.宁夏中南部地区干旱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沙漠,2012,32(3):842 -851. 浏览
[6]  袁云,李栋梁,安迪,等.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中国冬季干旱分区及气候特征[J].中国沙漠,2010,30(4):917-925. 浏览
[7]  Zhai J Q,Su B D,Krysanova V,et al.Spatial variation and trends in PDSI and SPI indic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streamflow in 10 large regions of China[J].Journal of Climate,2010,23(3):649-663.
[8]  王春林,陈慧华,唐力生,等.基于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及其应用[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8(3):157-163.
[9]  王志伟, 翟盘茂.中国北方近50 年干旱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03,58(S1):61-68.
[10]  卫捷,张庆云,陶诗言.近20年华北地区干旱期大气环流异常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03,14(2):140-151.
[11]  张庆云,卫捷,陶诗言.近50年华北干旱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及大气环流特征[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3,8(3):307-318.
[12]  刘晓云,李栋梁,王劲松.1961-2009年中国区域干旱状况的时候变化特征[J].中国沙漠,2012,32(2):473-483. 浏览
[13]  翟盘茂,邹旭凯.1951-2003年中国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对干旱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1):16-18.
[14]  McKee T B,Doesken N J,Kliest J.The relationship of drought frequency and duration to time scales[C]//Proceedings of the 8th Conference on Applied Climatology.Anaheim,USA: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1993:179-184.
[15]  张强,邹旭恺,肖风劲,等.GB/T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12-17.
[16]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J].冰川冻土, 2002,24(3):219-226.
[17]  秦大河.中国西部地区的环境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1-80.
[18]  李聪,肖子牛,张晓玲.近60年中国不同区域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2012,38(4):419-424.
[19]  Li Y,Li J P,Feng J.A teleconnection between the reduction of rainfall in southwest Western Australia and North China[J].Journal of Climate,2012,25(24):8444-8461.
[20]  黄亮,赵勇,刘敏.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降水的时空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2010,33(3):375-384.
[21]  左洪超,吕世华,胡隐樵.中国近50年气温及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J].高原气象,2004,23(2):238-244.
[22]  侯依玲,李栋梁,施雅风.50 a来我国东北及邻近地区年降水量的年代际异常变化[J].冰川冻土,2005,27(6):838-845.
[23]  王遵娅,丁一汇,何金海,等.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J].气象学报.2004,62(2):228-236.
[24]  李栋梁,魏丽,蔡英,等.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J].冰川冻土,2003,25(2):135-142.
[25]  魏娜,巩远发,孙娴,等.西北地区近50 a降水变化水汽输送特征[J].中国沙漠,2010,30(6):1450-1457. 浏览
[26]  黄荣辉,徐予红,周连童,等.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J].高原气象,1999,18(4):465-476.
[27]  杨修群,谢倩,朱益民,等.华北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相关的海气异常型[J].地球物理学报,2005,48(4):789-797.
[28]  李新周,马柱国,刘晓东.中国北方干旱化年代际特征与大气环流的关系[J].大气科学,2006,30(2):277-284.
[29]  程龙,刘海文,周天军,等.近 30余年来盛夏东亚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频率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青藏高原积雪的关系研究[J].大气科学, 2013,37(6):1326-1336.
[30]  李永华,卢楚翰,徐海明,等.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西南地区东部旱涝的关系[J].大气科学,2011,35(3):422-434.
[31]  晏红明,肖子牛,王灵.孟加拉湾季风活动与云南5月降雨量[J].高原气象,2003,22(6):624-630.
[32]  华维,范广洲,王炳赟.近几十年青藏高原夏季风变化趋势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J].大气科学,2012,36 (4):784-794.
[33]  齐冬梅,李跃清,陈永仁,等.近50年四川地区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高原气象,2011,30(5):1170-1179.
[34]  白虎志,谢金南,李栋梁.青藏高原季风对西北降水影响的相关分析[J].甘肃气象,2000,18(2):10-1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