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治理模式研究
Keywords: 普遍均等服务,图书馆治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总分馆
Abstract:
对公共图书馆治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提出公共图书馆治理的目标,即以“图书馆权利”观念为核心,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图书馆权利。在系统研究图书馆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导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治理模式应为“政府领导、多元参与建设、理事会管理、社会协同”的公共治理模式。总分馆体系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模式之一,应从管理体制、人员、经费、设置要求、建设标准等九个方面构建总分馆建设的治理模式。表1。参考文献9。
References
[1] |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
[2] | 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
[3] | 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1).
|
[4] | 徐引箎;盛小平;黄颖.美国图书馆理事会及其启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3)
|
[5] | 邱冠华;于良芝;许晓霞,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
[6] | 黄颖.图书馆治理:概念及其涵义[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1)
|
[7] | 蒋永福.论图书馆治理[J].图书馆论坛,2008(12)
|
[8] | 阮胜利.探究图书馆治理及其机制的概念与内涵[J].图书情报工作,2007(3)
|
[9] |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