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利用私人慈善资本合办图书馆分馆的探讨
Keywords: 公立图书馆,慈善人士,慈善资本,利用模式
Abstract:
我国图书馆尚未充分利用私人慈善资本。图书馆界应抓住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契机,以合办图书馆分馆的方式,保证私人慈善资本长期稳定的投入。大、中型公立图书馆应主动作为,根据投入、兴趣和影响力三方面因素选择合作对象,通过与慈善人士签订书面协议,形成利用慈善资本的有效监督机制。要坚持公益性、规范化和尊重私人的合作关系,建立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相互配合的信任机制,采取对称性互惠的资源配置方式,并成立图书馆私人基金会。同时,在政府和行业层面应进行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把图书馆事业推向一个广纳私人慈善资本、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建设的新境界。图1。参考文献10。
References
[1] | 米切尔·拉伯夫;徐海波,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
[2] | 江希和.税收激励慈善行为的政策原则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5)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2009
|
[4] | 杨岭雪.美国图书馆基金会的类型与运作[J].图书馆杂志,2005(5)
|
[5] | 梁幸枝;邢婷.人情的选择,还是制度的依赖--中外社会信任机制的概况研究[J].社会,2003(5)
|
[6] | 于良芝.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2)
|
[7] | 刘喻 美国私人基金会捐赠高等教育的研究 [D].2008
|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慈善:大有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我国慈善事业30年发展辉煌成就综述 2009
|
[9] | 孙慧明.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两个提案[J].图书与情报,2008(2)
|
[10] | 曲晓玮.我国图书馆社会捐助的缺失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5(12)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