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黄土高原退耕地的生态恢复

, PP. 923-929

Keywords: 农牧交错带,黄土高原,退耕地,恢复,植被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在刈割干扰下,黄土高原退耕地恢复进程中植被从沙蓬(agriophyllumarenarium)单优群落向以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davurica)为优势种的群落演替.物种增加速度初期快,后期慢.退耕后恢复初期的新增物种主要是沙蓬和白草(pennisetumflaccidum);中前期主要是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s),可成为群落的次优势种;中后期新增物种主要是多年生豆科植物,只是群落的伴生种.群落中1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地上生物量分别以8.8%的年平均速率减少或增加,豆科植物地上生物量及所占比例上升.在退耕地恢复过程中,上层土壤中植物地下生物量比例与变化幅度增加,表现出浅层化趋势.沙蓬种群和达乌里胡枝子种群株高、冠幅直径、分枝数和生殖枝数随恢复时间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退耕地恢复演替1~7年,土壤粘粒和粉粒减少,砂粒增加,7年后变化趋势相反.退耕地0~100cm土壤含水量在恢复期间呈逐渐上升趋势,中期增幅显著.全n和速效n在恢复前期减少,后期增加.在刈割利用下,退耕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全p、速效p和有机c持续衰竭.退耕地恢复到当前稳定的群落所需时间分别为优势种群8~9年、群落9~11年和土壤11~12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