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穿山甲洞穴生态学初步研究

, PP. 401-407

Keywords: 穿山甲,洞穴,生境选择,大雾岭自然保护区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2000年6月~2001年5月,在大雾岭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61个穿山甲洞穴,并对其中的40个进行了解剖.结果发现,穿山甲的洞均为盲洞,没有分支;洞口径大小一般为长径14.20±2.79cm(n=61),短径12.50±2.83cm(n=61);洞穴可分为冬洞和夏洞.冬洞在冬春季节打造,洞穴较深(1.44±0.73m,n=28).夏洞在夏秋季节打造,洞穴较浅(0.32±0.11m,n=12);穿山甲多在冬春季打洞,夏季打洞少,并且主要选择在土质松软湿润、土层厚、地表有机质丰富的黄壤土中打洞,以获得食物白蚁,然后再利用它越冬、卧息、繁殖、隐藏和逃避敌害;穿山甲对新洞的平均利用时间为12.25±2.25d,而对旧洞的再次利用率极低(1/12=8.33%).文中还记录了61个洞穴所在的各种环境因子(分为9类,27种),并依据因子出现频次和系统聚类结果,对穿山甲的洞穴生境选择进行了分析.穿山甲喜爱将洞穴设置在干扰程度小(干扰源距离>1000m)、坡度较陡(30°~60°)、坡向为半阴半阳坡、针阔混交林、中低海拔(760~1500m)、洞口隐蔽程度好(全隐蔽或半隐蔽)、中坡或下坡位、离水源距离近(<500m)的生境内;不喜爱将洞穴设置在阴坡、洞口隐蔽程度差(裸露)、极陡坡(>60°)或缓坡.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