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棉花纤维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定量分析, PP. 2102-2107 Abstract: 2002~2003年在南京、安阳、保定和石河子4地用"异地分期种植比较法"研究了气温及日照条件与棉花纤维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纬度升高,由中熟棉区向北疆早熟棉区推移过程中,纤维加长,比强度下降,麦克隆值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在建立棉花纤维比强度、麦克隆值和可溶性糖含量与温度和日照时数的生态模型的基础上,确定了棉铃发育期适宜温度范围或临界值.若以获得长度≥27mm的优质纤维为先决条件,则分别以铃期日均温21.3~29.7℃、最低气温10.7~21.3℃、最大日温差不超过15.2℃为宜,日均温为25.4℃时,纤维最长;若以获得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最低纤维长度(≥25mm)为先决条件,则分别以铃期日均温不低于15.5℃、最低气温不低于10.7℃、最大日温差不超过17.9℃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