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沙漠化过程中四个共有种的生长和抗氧化系统酶类变化

, PP. 2261-2266

Keywords: 沙漠化,沙质草原,共有种群,抗氧化酶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探讨了自然条件下沙质草原沙漠化过程中4个共有植物种群的形态、生长和抗氧化系统酶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沙漠化过程中共有种种群株高、密度、密度百分比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其中扁蓿豆中度沙漠化阶段前生长渐趋旺盛,中度沙漠化阶段后生长受到限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羊草受损最重,中度沙漠化阶段株高下降至原生植被阶段的57.19%,密度和密度百分比仅为原生植被阶段的2.50%和6.22%.糙隐子草和冷蒿在潜在沙漠化、轻度沙漠化或中度沙漠化阶段株高的增加与种群所处的阶段性优势地位及其抗逆性增强有关.共有种群sod、pod活性普遍在潜在沙漠化、中度沙漠化阶段增加,轻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阶段降低.羊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高,对沙漠化的响应不显著(p>0.05);扁蓿豆cat活性在潜在沙漠化、重度沙漠化阶段明显升高(p≤0.01).在重度沙漠化阶段,共有种3种酶活性普遍下降,只有扁蓿豆cat活性上升.共有种群丙二醛含量从原生植被到中度沙漠化阶段均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不同阶段之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4个共有种中,羊草对沙漠化较敏感,扁蓿豆则生命力最强.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