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灌水对不同品种小麦茎和叶鞘糖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PP. 2487-2494 Keywords: 小麦,灌水处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籽粒产量 Abstract: 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0和泰山22为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灌冬水+拔节水(w1)、灌冬水+拔节水+开花水(w2)、灌冬水+拔节水+开花水+灌浆水(w3)4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倒二茎节间和叶鞘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w0处理灌浆初期倒二茎节间和叶鞘的可溶性总糖、聚合度(dp)≥4和dp=3的果聚糖含量最高,灌浆后期的果糖含量最高,这有利于倒二茎节间和叶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与降解,从而提高千粒重.灌水处理间比较,济麦20的w1处理在灌浆初期倒二茎节间和叶鞘的dp≥4、dp=3果聚糖含量和灌浆中后期的可溶性总糖、果糖含量最高,其籽粒产量也最高;泰山22的w2处理在灌浆初期倒二茎节间和叶鞘的dp≥4、dp=3果聚糖含量最高,灌浆后期的果糖含量高于w1处理,其籽粒产量也最高.品种间比较,泰山22灌浆阶段的倒二茎节间和叶鞘的可溶性总糖、dp≥4果聚糖含量和灌浆后期的果糖含量高于济麦20.两品种的籽粒产量对水分处理的响应不同,济麦20的籽粒产量在w0和w1条件下高于泰山22,在w2和w3条件下低于泰山22.本试验中,济麦20的w1处理和泰山22的w2处理有利于倒二茎节间和叶鞘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与降解,其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是两品种的最优水分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