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水产科学 2012
海南岛近岸海域鱼类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动DOI: 10.3969/j.issn.2095-0780.2012.01.001, PP. 1-7 Keywords: 鱼类多样性,优势种,海南岛近岸,季节变动 Abstract: 根据2006年~2007年间在海南岛近岸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特征。发现该海域鱼类种类较为丰富,调查共采集到鱼类292种,隶属于21目100科172属;其中暖水性种类数占83.32%,暖温性种类数占16.78%;与中国黄渤海共有种76种,与东海共有种220种,与南海大陆架、大陆坡和南海诸岛海域共有种分别为279种、42种和51种。鱼类优势种[相对重要性指数(iri)>500)]依次为发光鲷(acropomajaponicum)、斑鳍天竺鱼(apogonichthyscarinatus)、黄斑鲾(leiognathusbindus)、皮氏叫姑鱼(johniusbelengeri)、大头白姑鱼(argyrosomusmacrocephalus)、鯻(therapontheraps)、棕斑腹刺鲀(gastrophysusspadiceus)和麦氏犀鳕(bregmacerosmacclellandi)。以生物量为基础采用5个指数研究了该海域鱼类多样性现状,并采用季节更替指数(ai)和迁移指数(mi)对各季节鱼类群落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海域鱼类多样性水平较高,相邻季节的鱼类物种相似性也较高,随着鱼类的洄游,群落的稳定性出现较大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