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一种酸淋滤成因的含钼石英脉——来自小秦岭北矿带大湖—秦南矿区的证据

, PP. 1011-1025

Keywords: 钼矿床,含钼石英脉,斑岩型钼矿体,酸淋滤,中生代,大湖-秦南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大湖-秦南钼矿床位于小秦岭金矿田北矿带,属于东秦岭钼钨成矿带小秦岭-外方山成矿亚带。其矿床类型为含钼石英脉型,与小秦岭北矿带含金石英脉空间上伴生。根据野外地质观察、PIMA测试等结果,对大湖-秦南含钼石英脉的产出、矿石结构构造、蚀变特征进行了研究。含钼石英脉为奶白色,易碎,发育蜂窝状、团块状、角砾状构造。角砾成分为太华群片麻岩角砾、细脉状浸染状辉钼矿化的中生代花岗斑岩角砾等。蚀变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以及硬石膏化等。根据野外地质特征,蚀变可分为早期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辉钼矿化,晚期为硅化+高岭土化+硬石膏化等。含钼石英脉中的围岩角砾或多或少地发育高岭土化。辉钼矿化主要充填于石英脉的裂隙和蜂窝中。根据包裹体显微测温数据推测含钼石英脉的成矿温度为134~463℃。含钼石英脉中的δ18O石英值为10.7‰~11.5‰,δDH2O为-96‰~-110‰;这一特征反映了既有岩浆水,也有变质水和天水的参入,高岭土δ18O为0.1‰~2.3‰,反映了热液成因。黄铁矿δ34S值为-5.778‰~-7.841‰,以富含轻硫为特征,反映了其形成时有生物硫参入。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域地质分析,讨论了高岭土化的成因,进而认为大湖-秦南含钼石英脉很可能是与秦岭造山带在245~211Ma全面陆陆碰撞过程有关的花岗斑岩侵位形成的斑岩型钼矿体,在后期金矿形成时,在酸性热液淋滤下进一步富集。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