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大麦cDNA AFLP技术体系的优化及其应用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12.04.007, PP. 633-639 Keywords: 大麦,cDNA,AFLP,体系,差异谱带 Abstract: 为构建适合分析大麦杂种优势的cDNAAFLP技术体系,以4个大麦不育系、2个大麦恢复系以及按4×2配制的8个杂交种为材料,对影响大麦cDNAAFLP技术体系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麦cDNAAFLP技术按以下程序可得到多态性好的清晰条带:使用百泰克公司的TRIpureReagent总RNA提取试剂可提取到高质量的叶片总RNA;用TaKaRa的MMLVRTase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用MseⅠ和EcoRⅠ酶切6h,再用T4连接酶15℃连接接头18h;预扩PCR反应的dNTP终浓度为0.2mmol·L-1,扩增20循环效果最好;预扩产物稀释20倍后进行选择性扩增,最终用6%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电泳分离条带。利用该cDNAAFLP体系对参试杂交种及其亲本的谱带类型进行了分析,亲本与杂种之间共扩增出7种类型的谱带,分别是共同表达型(P1P2F1)、P1表达型(P1)、P2表达型(P2)、F1表达型(F1)、P2F1表达型(P2F1)、P1F1表达型(P1F1)和P1P2表达型(P1P2)。其中差异谱带类型可分为四种表达模式:(1)单亲显性表达型,包括P2F1表达(P2F1)和P1F1表达(P1F1);(2)单亲沉默表达型,包括仅P1表达(P1)和仅P2表达(P2);(3)杂种上调表达型,即仅F1表达(F1);(4)杂种下调表达型,即仅P1P2表达(P1P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