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类作物学报 2013
栽培一粒小麦α-,γ-,ω-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13.06.003, PP. 1078-1086 Keywords: 栽培一粒小麦,醇溶蛋白,基因克隆,CD毒性,进化关系 Abstract: 为全面揭示栽培一粒小麦诱发乳糜泻(Celiacdisease,CD)的毒性和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价值,根据已注册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2~3对特异引物,采用AS-PCR技术对栽培一粒小麦的醇溶蛋白新基因进行克隆、CD毒性肽识别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从栽培一粒小麦中分别克隆得到26个具有独特编码区的α-(命名为:Gli-A-1~Gli-A-7,GenBank登陆号为JN831382-JN831385和JX828193~JX828195)、γ-(命名为:Gli-R-1~Gli-R-6,GenBank登陆号为HM120220,JX828376~JX828380)、ω-(命名为:Gli-w-1~Gli-w-13)醇溶蛋白新基因和1个已知基因(Gli-R-7,ACJ03494)。CD毒性肽的识别分析表明,栽培一粒小麦具有较强的CD毒性,分布于醇溶蛋白的5种主要T细胞优势多肽和4种“毒性肽”除A基因组来源的α-醇溶蛋白中不含有的毒性肽Glia-α2和Glia-α外,其余多肽在克隆基因的编码蛋白中均有分布。克隆基因与已知基因的同源性分析表明,α-、γ-醇溶蛋白的推断氨基酸序列存在明显的基因组来源的差异性,而ω-醇溶蛋白基因的基因组来源差异不明显。此外,所克隆的7个α-醇溶蛋白变异相对广泛,而γ-、ω-醇溶蛋白基因的组成则相对单一,具有极高的相似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