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耕作培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09.05.027, PP. 885-891 Abstract: 为了明确豫中麦区合理的耕作培肥模式,研究了该麦区不同耕作深度(耕深30cm、20cm)、施无机肥(小麦专用肥,以下称“专用肥”)、无机肥混有机肥(鸡粪和饼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单位面积穗数差异不显著,穗粒数差异显著。千粒重浅耕下专用肥配施鸡粪最高,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鸡粪最低,差异极显著;理论产量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饼肥最高,浅耕下施专用肥最低,耕作施肥对理论产量有显著影响(F=2.946*),施肥对理论产量影响显著(F=5.146*)。灌浆中期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总叶绿素含量影响极显著(F=5.474**)、对NR活性影响极显著(F=7.46**)、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F=6.168*),总叶绿素含量与NR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成负相关,与成熟期千粒重成正相关;NR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相关,与成熟期千粒重成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成熟期千粒重成正相关。本研究表明,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饼肥是豫中麦区最好的耕作培肥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