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抗条锈、丰产、多抗、优质冬小麦新品种—天选43号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09.04.038 Abstract: 天选43号(原代号天936210)是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小麦育种中心1993年以自育中间材料8845010111为母本,以抗源材料贵农22号(簇毛麦\硬粒小麦\\普通小麦)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4-2005年参加了甘肃省天水市区域试验(川区组)和生产试验,2005-2006年参加了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川区组)和生产试验,2008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3次会议审定定名。1特征特性天选43号为弱冬性品种,幼苗半直立。穗为棍棒形,白壳,无芒。株高90~95cm,茎秆较粗,弹性好,抗倒伏能力较强。对条、叶锈病免疫,白粉病极轻。叶片较宽,叶耳紫色。叶色深绿,蜡质厚,半披垂。小穗排列紧密,穗长7.6cm,结实小穗16个,穗粒数36粒左右,浅红色,玻璃质,千粒重48g左右,容重790~800g/L。该品种大穗大粒,品质优良,田间鉴定及接种鉴定表明其抗病性突出,稳产性好,熟性适中。2产量表现天选43号于2001-2004年在川水地品系鉴定和比较三年试验中,平均产量575.0kg/667m2,比对照兰天13号增产6.8%。2004-2005年参加甘肃省天水市区域试验(川区组),平均产量483.3kg/667m2,比对照兰天6号增产13.6%。2005-2006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川区组),平均产量502.8kg/667m2,比对照兰天6号增产64.7%,两年区试平均产量491.7kg/667m2,比对照兰天6号增产31.5%。生产试验中最高产量达550.0kg/667m2,最高增幅达19.7%。3品质性状2005年经甘肃省农科院测试中心分析,天选43号籽粒粗蛋白含量141.6g/kg,赖氨酸含量4.2g/kg,灰分含量15.6g/kg(均为干基),湿面筋含量242.3g/kg,沉降值44mL(14%水分),可作为中筋小麦,适用于加工面条和馒头。4栽培要点栽培上要重施农家肥,一般每667m2应施过磷酸钙40~50kg,尿素15kg,在起身拔节期结合春灌追施尿素10~15kg。渭河川道高水肥地要适当控制降低密度,每667m2播量应用控制在12-15kg,保苗20万~25万。返青拔节期要控制肥水,注意蹲苗锻炼,以防群体过大引起倒伏而减产。对除草剂应慎用。该品种产量500kg/667m2以上的适宜群体结构为每667m2基本苗22万~25万,成穗35万左右,穗粒数33~35粒,千粒重44g左右。5适宜范围天选43号主要适于甘肃省天水市渭河河谷川道区及塬台机灌地,甘肃省陇南地区的西和、礼县等西汉水上游海拔1400m以下比较低暖的川台地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