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氮肥后移对江汉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10.05.020, PP. 896-899 Abstract: 为给江汉平原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后移对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显著,其中底追比例为3∶7、拔节期追肥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底追比例为7∶3,追肥时期由起身期后移至拔节期时,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提高;底追比例为5∶5,追肥时期由拔节期后移至旗叶露尖期时,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降低,说明拔节期是追施氮肥的适宜时期。追肥时期同为拔节期时,底追比例由7∶3调整至5∶5,再由5∶5调整至3∶7,籽粒产量、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升高。总之,在本试验条件下,总施氮量为180kg·hm-2、底追比例为3∶7、拔节期追肥的处理,成熟期籽粒产量最高,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亦显著大于其他处理,是氮肥运筹的最优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