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麦棉套种冬小麦冠层环境和生长与产量的补偿效应分析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06.01.025, PP. 93-98 Abstract: 在两种不同麦棉套种模式下研究了冬小麦冠层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冬小麦叶面积和千物质累积动态,分析了不同麦棉套种模式的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并对麦棉套种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补偿效应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1)麦棉套种小麦冠层透光率高于麦棉轮作;3:1式麦棉套种冬小麦预留行间透光率低于4:2式,但小麦行间透光率明显高于4:2式。不同栽培模式小麦冠层麦行间温度和湿度没有明显差异.但冠层温度低于预留行,湿度则高于预留行;4:2式预留行温度稍高于3:1式,湿度则低于3:1式。(2)麦棉轮作冬小麦叶面积系数大于麦棉套种模式,两种套种模式间差异不明显;单株叶面积最大差异出现在4月22日前后,此时3:1式和4:2式麦棉套种小麦单株叶面积分别为麦棉轮作的1.17倍和1.41倍。千物质积累量麦棉轮作高于麦棉套种,单株千物质量则麦棉套种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两种麦棉套种模式小麦单株千物质积累量均比麦棉轮作增加40%左右。(3)麦棉套种冬小麦在生长和产量上其边行均表现出明显的补偿效应,综合不同栽培模式的冬小麦产量构成及其差异分析,3:1和4:2式麦棉套种冬小麦分别比麦棉轮作减产17.8%和20.1%,两种套种模式冬小麦对产量的补偿率分别为37%和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