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不同耕作条件下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及其相关性状的研究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07.04.165, PP. 693-698 Keywords: 春小麦,耕作方式,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耕作,条件,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相关性状,研究,Tillage,Different,Spring,Wheat,Characteristics,Relative,Dry,Matter,Accumulation,同化物,合成,灌浆时间,延长,灌浆速度,小麦籽粒,百分率,收获指数 Abstract: 为了给干旱区春小麦耕作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传统耕作(CT)、秸秆还田(CS)、免耕不覆盖(NT)和免耕覆盖(NTS)四种耕作模式对干旱区春小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模式下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育时期均呈"S"型曲线增长,均在开化后30d达最大值,且在CS、NT和NTS处理下总干重最大值分别比传统耕作(CT)高15.40%、24.58%和35.1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在整个籽粒形成期内总干物质增加速度表现为NTS>NT>CS>CT;与传统耕作(CT)相比,CS、NT和NTS的籽粒干物质积累速度分别提高了14.68%、31.57%和45.92%.处理NTS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进一步分析表明,NTS产量提高的原因是由于光合产物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发生变化,收获指数增加,使籽粒所占的百分率得以提高.另外,免耕覆盖能增大春小麦籽粒灌浆速度,延长灌浆时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合成和花后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