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河西绿洲灌区不同灌溉模式下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和WUE的灰色关联分析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07.04.166, PP. 699-704709 Keywords: 春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河西绿洲灌区,灌溉模式,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灰色关联分析,Oasis,Water,Model,Different,Spring,Wheat,Agronomic,Characteristics,Yield,Analysis,关系,抗倒伏,的选择,处理,大穗,大粒,主攻方向 Abstract: 为了给节水灌溉条件下春小麦的选育和栽培提供依据,选用15个春小麦品种(系),在冬灌1800m3·ha-1的基础上,在3次灌水处理(T1:拔节期、开花期、乳熟期)、2次灌水处理(T2:拔节期、开花期)和1次灌水处理(T3:拔节期)条件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农艺性状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灰色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都为T2>T1>T3,二者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顺序分别为T1模式下:千粒重>穗长>单位面积穗数>生育期>株高>穗粒数,生育期>千粒重>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T2均为:千粒重>株高>穗粒数>生育期>单位面积穗数>穗长,千粒重>穗粒数>株高>穗数>生育期>穗长;T3模式下相同:千粒重>穗长>单位面积穗数>株高>生育期>穗粒数.因此,河西绿洲灌区在T2灌溉模式下可能获得高产育种和高水分利用效率育种的同步实现,该模式下春小麦育种的主攻方向为:在选择大粒、大穗的同时,处理好对株高的选择与抗倒伏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