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部分小麦品种(系)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15.06.06, PP. 768-776 Abstract: 为了了解小麦品种(系)的遗传信息,提高优质小麦育种的效率,利用已有的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Dx5、WxA1、WxB1、WxD1、1BL/1RS、PPO18和PPO29)检测了144份黄淮麦区、3份国内其他麦区和8份德国品种(系)的基因等位变异类型。结果表明,5+10亚基类型、WxB1b和1BL/1RS易位的出现频率分别为34.8%、2.0%和47.1%,郑麦、新麦、淮麦、烟台以及徐麦等系列小麦品种(系)5+10亚基出现频率较高,而周麦系列中频率较低;未检测到WxA1b、WxD1b以及双缺失类型的材料;2A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A1a(高PPO)、PpoA1b(低PPO)及杂合型基因型出现频率分别为45.8%、49.7%和4.5%,2D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D1a(低PPO)和PpoD1b(高PPO)基因型出现频率分别为47.1%和52.9%,两个基因组合类型PpoA1b/PpoD1b(中等PPO)的出现频率最高,为29.0%,PpoA1a/PpoD1a(中等PPO)、PpoA1a/PpoD1b(双高PPO)以及PpoA1b/PpoD1a(双低PPO)的出现频率依次为23.9%、21.9%和20.6%;聚合多个优质基因的频率很低,同时含有5+10亚基、缺失1个Wx基因、非1BL/1RS易位以及双位点低PPO活性(PpoA1b/PpoD1a)的材料仅有1份(郑麦366),同时含5+10亚基、非1BL/1RS易位以及PpoA1b/PpoD1a的材料也仅占5.2%,应加大多个优异基因聚合品种的选育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