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白腐真菌发酵中胞外蛋白酶对MnP的产生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PP. 866-872 Keywords: 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锰过氧化物酶,稳定性,蛋白酶 Abstract: 在摇瓶试验中通过投加4种对应不同蛋白酶的抑制剂,研究了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固定化发酵过程中所产的胞外蛋白酶对其MnP的产生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在培养1d后投加PepstatinA可使MnP峰值提高且提前1d出现,而投加PMSF、EDTA后MnP峰值出现时间不变但峰值皆下降;培养4d后投加PMSF和PepstatinA可使MnP酶活提高且稳定性增强;培养过程中投加HgCl2均会抑制菌体生长,使MnP酶活水平较低.在培养1d后直接补入初级蛋白酶浓缩液,MnP峰值酶活稍有提高,且第3d补入初级蛋白酶浓缩液会使MnP提前1d出现.在离体条件下,EDTA和HgCl2均可抑制MnP酶活;初级蛋白酶和次级蛋白酶均会导致MnP不稳定,但投加PMSF和PepstatinA后,MnP稳定性增强.以上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初级蛋白酶部分组分对MnP的产生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初级蛋白酶和次级蛋白酶会导致离体MnP迅速失活,且证实其中2种组分——丝氨酸蛋白酶和天冬氨酸蛋白酶——可导致离体MnP不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