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矿物岩石  2010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

Keywords: 岩浆活动期次,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华北地块,大陆边缘,锆石U-Pb定年,兴蒙造山带(中亚造山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对华北陆块北缘近年来获得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锆石U-Pb及部分39Ar-40A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至少经历了泥盆纪、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及二叠纪末―三叠纪等3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时限在400~360Ma左右,岩性主要为碱性岩(正长岩及二长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二长闪长岩、碱性花岗岩及流纹岩,出露面积较少。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时限在330~265Ma左右,岩性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其次为辉长岩及英云闪长岩。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250~200Ma),岩性主要为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碱性杂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及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呈近东西走向的带状分布,其中泥盆纪及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隆起上,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岩分布范围更大,其南界可以到达燕山构造带最南端的蓟县盘山及太行山北段的河北涿鹿矾山地区。这些广泛分布的多期次岩浆活动表明华北地块北缘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岩浆及构造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可能与白乃庙岛弧岩带与华北克拉通弧-陆碰撞后的伸展作用有关。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古亚洲洋向华北地块的俯冲作用有关。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华北地块与西伯利亚南缘蒙古增生褶皱带拼合后的伸展及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