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物岩石 2011
辉绿岩脉中的俘获锆石:地壳构造-热历史的“探针”――来自玉树混杂带辉绿岩俘获锆石的研究实例Keywords: 辉绿岩,俘获锆石,年龄分布,玉树混杂带,构造亲缘性 Abstract: 结晶程度较低的基性岩如玄武岩、辉绿岩的岩浆锆石含量一般很低,不利于用锆石原位测年方法确定其成岩时代。但这类岩石可能含有俘获锆石,通过对俘获锆石的详细研究,可以推测基性岩浆通道周围地质体的演化历史,其作用如同穿越岩石圈上部的"探针"。玉树混杂岩带为一晚古生代混杂带,由变质-变形陆源碎屑岩、玄武岩、辉绿岩及辉长岩侵入体组成,脉状辉绿岩侵入到玄武岩中。从一件辉绿岩样品中分离了约130颗锆石,对其中72颗进行了SHRIMP及LA-ICP-MS原位U/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其表面年龄范围在400~2900Ma间,明显老于其成岩年龄,表明玉树混杂带发育于古老陆壳基底之上。分析显示年龄谱具两个主要峰值:500Ma和1000Ma,与扬子地块年龄谱类似。该结果表明,玉树混杂带发育于东羌塘地块北缘,并不能代表成熟洋壳残留体;东羌塘地块与扬子板块具亲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