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矿物岩石  2012 

太行山阜平杂岩中麻棚-赤瓦屋岩体的时代、侵位深度及构造意义

Keywords: 麻棚-赤瓦屋岩体,锆石U-Pb定年,角闪石全铝压力计,侵位深度,隆升速率,太行山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中生代岩浆活动在太行山北段形成了一系列花岗岩体,其中的麻棚-赤瓦屋岩体侵位于穹窿状的阜平杂岩中,具有贫硅、富碱、高铝的钙碱性I型花岗岩特征。岩体分带明显,由边部向核部可以划分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似斑状花岗岩3个相带,它们的锆石LA-ICP-MSU-Pb年龄分别为126.4±2.4Ma、125.4±2.0Ma和126.2±2.0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指示岩体在早白垩世期间快速侵位、结晶。各相带样品的角闪石全铝平均值分别为1.018、0.880和0.871,对应的角闪石平均结晶压力分别为0.183、0.118和0.114GPa,均值为0.141GPa,对应的侵位深度约5km,明显小于区域内元古界至侏罗系的地层厚度,表明在岩体侵位之前,阜平杂岩就已经具有穹窿状构造特征。结合相关资料,估计太行山早白垩世以来的平均隆升速率为0.07~0.08km/Ma。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