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物岩石 2013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都兰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来自片麻岩独居石原位电子探针定年的证据Keywords: 副片麻岩,独居石电子探针化学定年,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都兰地体 Abstract: 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变质作用和年代学研究是揭示超高压变质地体形成机制及演化过程的关键,但是作为榴辉岩围岩的副片麻岩,由于其矿物组合相对简单,缺少指示温压条件的特征矿物,不容易将其岩石学特征与变质年龄相联系。本文对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都兰地区3个含石榴石副片麻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及独居石电子探针原位U-Th-Pb化学法定年研究,获得3个样品中独居石的表面年龄分别为433±15.4Ma(8S01,沙柳河剖面)、440±11.2Ma(8S55,都兰北带野马滩)和435±14.7Ma(8S116,都兰南带)。其中沙柳河及都兰南带的两个样品年龄相似,与北带样品约有5Ma的年龄差。3个测试样品中的独居石均表现为富集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严重亏损,具有Eu的正异常,其中Eu/Eu*与寄主岩石石榴石中Ca含量存在耦合关系。岩石学研究及温压条件计算表明独居石为角闪岩相退变过程中变质重结晶生长而成。都兰南带独居石样品测试点年龄介于440~430Ma时具有较高的Y含量,且Y与Eu/Eu*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表明440~430Ma之间都兰地区部分副片麻岩经历了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