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3
基于矿业棕地的矿山公园工程设计研究DOI: 10.11918/j.issn.0367-6234.2013.08.014, PP. 90-93 Abstract: 我国矿业棕地数量巨大,目前生态恢复的主要形式是建设矿山公园.工程实施中生态恢复、遗址保护、经济效益、休憩娱乐项目互相争地,生态恢复的比例被大量压缩,且难以量化分析.借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模式的分析模型推导出矿业棕地生态恢复的量化基准数据,使之成为规划设计不可突破的红线:作为生态物种栖息的林地面积不能小于1.5km2;面积不足30km2的场地应以造林为主;应保持场地边界的自然状态,增加形状指数且不得砌筑围墙;生态廊道宽度不应小于60m;尾矿堆等污染源必须植被覆盖,缓冲带宽度不得小于最小允许值.这些可以成为工程设计的理论依据,切实保证基于矿业棕地的矿山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防止造成掠夺性二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