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内蒙盘陀山含钨花岗岩体地质地球化学 特征及成因讨论

Keywords: 盘陀山花岗岩,成矿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内蒙北山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盘陀山花岗岩体位于内蒙北山盘陀山―古硐井近东西向挤压隆起带西段,为一复式岩体,由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两种岩石单元构成,其中晚期侵入的钾长花岗岩与近年新发现的国庆钨矿床有关。前人测得成矿岩体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83.3±1.8Ma,时代为泥盆纪。成矿岩体岩石的Rittman指数为1.86~2.28,A/CNK平均值为1.12,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岩石的LaN/YbN值为1.90~7.63,δEu值为0.09~0.63,Nb/Ta值为1.07~10.77,Rb/Sr值为0.41~5.34,说明岩浆来源于地壳,具有明显的重熔型花岗岩特征。作者研究认为,在早古生代该区属白玉山―方山口―鹰嘴红山被动陆缘带,到泥盆纪本区进入板块碰撞造山阶段,动力转化为热量,前寒武纪古陆壳发生部分重熔,生成了含钨花岗岩浆。岩体的成矿作用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岩浆上侵后,挥发份携带部分成矿元素向顶边部运移,并在岩体内接触带聚集,形成了顶边部接触带型钨矿体群;第二阶段,随着岩体由边部向内部结晶,残余岩浆中挥发分及成矿元素逐步富集,最终在成矿岩体中部形成了石英细脉带型钨矿体群。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