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与湖沼 2015
洞庭青鲫(Carassius auratus var. Dongtingking)与三个鲫品系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Abstract: 采用ISSR 分子标记技术, 对洞庭青鲫(Carassius auratus var. Dongtingking)、野生二倍体和三倍体鲫(C. auratus)、彭泽鲫(C. auratus var. Pengze)4 个鲫品系群体共120 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9 个ISSR 引物在四个鲫品系群体中共获得1637 个扩增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1572 个, 多态位点比例为96.03%。4 个鲫品系群体内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6.14%、65.40%、73.76%和51.94%, 遗传距离分别为0.0905、0.1186、0.1351 和0.1056。在4 个鲫品系群体之间, 洞庭青鲫与彭泽鲫的遗传距离最小(0.1191), 二倍体鲫和三倍体鲫的遗传距离次之(0.1336), 而洞庭青鲫、彭泽鲫与二倍体鲫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377、0.1367)略小于它们与三倍体鲫的遗传距离(均为0.1378)。UPGMA 聚类结果为洞庭青鲫与彭泽鲫聚成一个分支, 二倍体鲫与三倍体鲫聚成另一个分支。结果表明, 洞庭青鲫、彭泽鲫等养殖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野生鲫群体; 四个鲫品系中, 洞庭青鲫与彭泽鲫的亲缘关系较近, 二倍体鲫与三倍体鲫的亲缘关系较近, 推测洞庭青鲫、彭泽鲫、三倍体鲫均起源于二倍体鲫。二倍体洞庭青鲫和二倍体野生鲫资源的保护必须引起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