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1997年底中国东南沿海大规模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与生态学特征

Keywords: 棕囊藻,有害赤潮,中国东南沿海,生物学,生态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1997年11月底和12月19–25日对同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发生于广东饶平县柘林湾及南澳岛周围海域的大规模赤潮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此次赤潮的原因生物是棕囊藻Phaeocystis pouchetii。这种赤潮生物在其生活史中有游泳单细胞和群体胶质囊2个生活阶段。游泳单细胞为球形或卵圆形,大小为6.0–7.2 μm,有2根不等长的鞭毛和1根定鞭丝。群体胶质囊为球形或近球形,直径为110 μm–2.6cm。直径在150 μm以下的小胶质囊呈略似实心的球体,细胞分布不均,大小只有3.1–5.2 μm;当直径大于200 μm后,胶质囊已呈中空状,细胞均匀地分布在胶质囊表面,细胞大小增至62–7.4 μm,群体胶质囊细胞内的2个林状叶绿体沿着细胞周壁相向嵌合。在赤潮高峰期,棕囊藻胶质囊遍布柘林湾,湾外的赤潮带达十数公里长,细胞密度最高为2.5×108cells/L,占浮游植物总细胞数的99.7%。此次赤潮的诱因主要是受1997–1998年度史上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导致我国东南沿海冬季气候反常,气温升高,东南风频吹。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