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与湖沼 2013
黄海太平洋磷虾的幼体分布及发育途径DOI: 10.11693/hyhz201305005005 Abstract: 通过镜检分析网采样品和现场培养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2006年4月份黄海太平洋磷虾的幼体分布、早期幼体发育和幼体发育途径。结果表明, 4月份是南黄海太平洋磷虾繁殖发育的高峰期, 幼体在种群组成结构中占绝对优势, 占种群总数量的90.85%, 其中原状幼体和状幼体占种群比例分别是51.9%和26.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太平洋磷虾不同幼体发育期丰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卵丰度分布跟叶绿素a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原状幼体和状幼体丰度分布跟叶绿素a浓度、海水温度等环境因子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在南黄海, 太平洋磷虾的幼体发育主要遵循以下途径: 卵→无节幼体→后期无节幼体→原状幼体→状幼体F1(0′7, 1′7)→状幼体F2(1′4″7, 3′1″7)→状幼体F3(5″7)→状幼体F4(5″5)→状幼体F5(5″3)→状幼体F6(5″1)。太平洋磷虾在15℃下的幼体发育速度明显快于4℃。15℃下幼体发育到C1期只需5.6天, 而4℃下则需要16.1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