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珠江口盆地Site4B柱状沉积物中脂肪醇分子化合物分布及其来源分析

DOI: 10.11693/hyhz20131200219

Keywords: 珠江口盆地,脂肪醇,碳同位素,陆源输入,海洋生产力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研究采用色谱质谱(GC-MS)和色谱-同位素质谱(GC-IRMS)方法, 对珠江口盆地Site4B沉积物中脂肪醇分子化合物分布以及单体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长链脂肪醇碳优势指数(CPIC26-34: 9.41 - 24.56)、平均碳链长度(ACLC26-34: 28.85 - 29.99)以及nC26 - nC30脂肪醇平均碳同位素组成(?29.13‰±0.87‰、?32.98‰±1.28‰和?32.73‰±1.61‰)均揭示了nC26 - nC34脂肪醇属于陆源高等植物来源, nC16 - nC20和nC24脂肪醇较正的碳同位素组成反映了化合物的海洋细菌来源, 而nC22脂肪醇偏负的碳同位素特征(平均?33.26‰±1.51‰)反映了化学自养细菌来源。Site4B沉积物中的陆源输入主要来自南海周边河流, 从12.7ka BP至今的沉积时期(0 - 80cm, 文中深度均为埋深)和末次冰盛期(102 - 120cm), 其陆源输入主要来自台湾岛河流, 而在19.3 - 12.7ka BP沉积时期(80 - 102cm)和更新世沉积时期(120 - 300cm), 台湾岛、吕宋岛和珠江口河流的陆源贡献普遍较低。Site4B沉积物中的海洋生产力主要来自海洋微生物输入的贡献, 并主要受到海水温差影响; 其中在35 - 150cm层位, 海洋输入和南海暖流的强弱带来的海水温度的高低有关, 而在150 - 300cm层位, 则主要和冰期-间冰期的冷暖气候带来的海水温差有关。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