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与湖沼 2015
红壳文蛤双列杂交及杂种优势分析Abstract: 以广西(G)、江苏(S)和日本(J)3 个文蛤群体中原种红壳文蛤进行双列杂交, 获得了试验家系(Gg、Ss、Gs、Gj、Sg、Sj), 比较其生长性能, 并评估杂种优势。从生长来看, 浮游期杂交组的日生长率大于自繁组; 以江苏文蛤为母本的组合的壳长均显著大于以广西文蛤为母本的组合(P<0.05),壳长受卵源影响极显著(P<0.01)。稚贝和幼贝期, 杂交组的日生长率均大于自繁组, 杂交组合Gs 的日生长率从13 日龄至149 日龄均最大; 交配方式对壳长极显著影响(P<0.01)。从存活率来看, 杂交组的存活优势更明显, Gs 的存活率几乎均最高。从杂种优势来看, 杂交组从13 日龄以后具明显的杂种优势, 尤其是Gs 在1—149 日龄均呈正值。广西群体和江苏群体间建立了完全2×2 双列杂交, 中亲杂种优势一直大于0, 且始终介于单亲杂种优势HGs 和HSg 之间。杂种优势潜力指数(hp)表明, 1—5日龄的数值介于-1 和1 之间, 未产生杂种衰退; 13 日龄后的数值均大于1, 表明真正获得了杂种优势。杂种获得(hg)及13 日龄后的超亲优势率均为正值, 进一步说明壳长性状得到了明显改良。从壳色来看, 子代的红壳个体占比为72.80%—76.49%, 均得到明显提高。总之, 杂交组合Gs 的杂种优势最明显, 为开展3 个群体的杂交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