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提取及光谱特性研究
DOI: 1002-7807(2007)02-0133-04, PP. 133-136
Keywords: 天然彩色棉,色素,光谱特性
Abstract:
以白色棉、绿色棉、棕色棉成熟纤维为材料,选用氯仿、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醇(11)、乙醇、蒸馏水等5种不同的中性溶剂,分别对经石油醚脱脂后的不同颜色纤维中色素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绿色棉纤维色素乙酸乙酯-乙醇(11)提取效果最好,棕色棉纤维色素蒸馏水提取效果最好;绿色棉纤维色素乙酸乙酯-乙醇(11)提取液有3个吸收峰,由弱到强分别在252nm、300nm和328nm,其色素随相对浓度减小,光吸收值相应变小,300nm和328nm处吸收峰的光吸收值与浓度的变化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棕色棉纤维色素蒸馏水提取液在237nm处有1个吸收峰,其色素随相对浓度的减小,光吸收值也相应变小,但吸收峰迅速向紫外短波长方向移动。
References
[1] | [1] 杜雄明,张天真,袁有禄.有色棉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1997,(13):30-32. [2] 邱新棉.天然彩色棉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J].棉花学报,2004,16(4):249-254. [3] 赵向前,王学德.细胞质雄性不育彩色棉的杂种优势利用和制种研究[J].棉花学报,2005,17(1): 8-11. [4] 郭宝德,杨 芬,牛永章,等.远缘杂交与半配合育种相结合培育彩色棉[J].棉花学报,2005,17(2): 36-39. [5] 汤寿伍,赵天鹏,张振南,等.新疆天然彩色棉的研发现状与应用[J].中国棉花,2005,32(5):4-5. [6] 张林水,姜艳丽,吴 霞,等.我国彩色棉的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棉花,2005,33(2):9-11. [7] 王学德,李悦有.彩色棉纤维色素提取和测定方法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8(6):596-600. [8] 詹少华,林 毅,蔡永萍,等.天然棕色棉色素提取、纯化及其UV光谱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4,13(5):324-328. [9] 张 镁,胡伯陶,等.天然彩色棉的基础和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10] 邱新棉,周文龙,李茂松.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的遗传基础形成及湿处理色素变化规律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6):610-615. [11] 李悦有,王学德.彩色棉纤维的超微结构观察[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8(4):379-382. [12] 董合忠,李维江,唐 薇,等.彩色棉纤维发育与色素形成[J].中国棉花,2004,31(2):2-4. [13] 肖崇厚.中药化学(供中药类专业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4] 赵向前,王学德.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成分的研究[J].作物学报,2005, 31(4):456-462.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