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通报 1981
吡啶甲酸乙酯类二维13C-NMR, PP. 982-984 Abstract: 二维核磁共振波谱学是七十年代中期出现的核磁共振领域中的最新技术之一[1]。其中所谓二维傅里叶变换波谱学(2DFTS)[2],是把时间坐标轴分为三个周期预备期、发展期和检测期,并在适当的时刻加上射频脉冲,就可以得到依赖于两个时间变量的函数S(t1,t2),对此函数进行双重傅里叶变换,得到依赖于两个频率变量的函数S(F1,F2),这就是二维的核磁共振谱。它使核磁共振谱图的谱峰由平面变成立体,从而变得直观、简单、便于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