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通报 2007
洞穴滴水溶解有机碳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以贵州4个洞穴系统为例, PP. 2781-2784 Keywords: 洞穴滴水,三维荧光特性,类富里酸荧光,植被,土壤类型 Abstract: 荧光光谱是洞穴次生沉积物古环境、古气候重建的重要指标之一,充分理解产生洞穴次生沉积物的滴水的荧光变化对现代环境、气候的响应关系,是较好利用该指标的关键.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4个岩溶洞穴系统溶解有机碳(DOC)荧光特征,结果表明洞穴系统中土壤水及洞穴滴水中的DOC荧光类型主要以类富里酸荧光和类蛋白荧光为主;类富里酸荧光强度与DOC浓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指示了洞穴滴水DOC来自洞穴上覆土壤层.洞穴滴水类富里酸荧光在林地覆盖下的凉风洞激发发射波长变化较小,激发波长相对于其他3个洞穴滴水的稍长,而荧光强度变化较大;灌草丛覆盖的将军洞激发发射波长及荧光强度变化最大,激发波长较短,揭示洞穴系统上覆植被的变化明显地影响到滴水的荧光光谱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