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通报 2008
扬子克拉通北缘显生宙碎屑沉积岩Mo同位素初步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PP. 2630-2637 Abstract: 通过对扬子克拉通北缘西乡-碑坝小区寒武纪-侏罗纪碎屑沉积岩的Mo、Nd同位素进行测定,结合微量元素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寒武纪-侏罗纪碎屑沉积岩的d98Mo变化范围在-0.65‰~+1.87‰之间,eNd(t)变化范围在-1.46~-10.90之间.茅口组晚期一个样品(4820)具有相对偏正的δ98Mo和εNd(t)(0.97‰,-1.46),有可能与二叠纪晚期峨眉山地幔柱的喷发过程中,扬子克拉通北缘古海水中富集的大量硫化氢有关,此时海水中的MoO42-转变为MoS42-,并具有偏正的Mo同位素组成.晚二叠世长兴期样品(4814)也具有明显偏正的δ98Mo(1.87‰),但eNd(t)相对偏负(-10.90),并具有相对较高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和总硫含量(TS)(分别为1.52%,2.02%),暗示该时期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有机碳埋藏量,似乎表明脱硫酸还原作用产生的大量HS-,H2S与同期海相沉积岩明显偏正的δ98Mo有一定的耦合性.研究显示,古大陆边缘碎屑沉积岩的Mo同位素变化,与区域构造活动及产生的环境效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指示区域古环境演化的有效示踪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