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通报 2009
江淮梅雨和赤道太平洋区域海温变化的关系, PP. 79-84 Keywords: 江南地区,淮河流域,梅雨,海面温度,次表层海温,准两年振荡 Abstract: 江淮梅雨由江南梅雨和淮河梅雨两个部分组成.江南梅雨集中在6月下旬,淮河梅雨出现在7月上中旬.1998年以来,江南梅雨、赤道太平洋的表层和次表层海温异常都经历了重大的年代际调整.进入21世纪以来,江南梅雨量与淮河梅雨量之间出现了完全相反的趋势变化和准两年振荡.1999~2000年的强LaNi?a之前,海洋增暖在赤道东太平洋.进入21世纪以来,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距平信号集中在日界线附近露头,是赤道中太平洋表层海温增暖的早期信号.2003,2005和2007年是淮河流域的多降水年,也是前期冬春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距平的年份.一个关系表明,冬春赤道东(中)太平洋的增暖事件对应江南地区(淮河流域)梅雨量偏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