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近50a青海黄南州降水变化特征
, PP. 854-861
Keywords: 降水量,气候诊断,突变分析,空间分布,黄南,青海
Abstract:
选取青海东南部黄南州4个气象观测站近50a(1961-2010年)降水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黄南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有较大差异,在空间分布上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变异系数自南向北呈增加趋势,各地年降水量皆呈正态分布;区域内年降水除泽库外都呈减少趋势,各地变化趋势并不显著;黄南四季降水各地变化不同,但冬季都呈增加趋势,南部增加显著。突变分析表明,河南年降水量在1985年发生了一次由多到少的突变,尖扎、同仁、泽库可能在20世纪90年代初存在突变;周期分析表明,4站年降水量都存在10a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此外,尖扎、同仁、泽库、河南还存在2~4a、准2a、3~5a、3~5a的短周期变化。
References
[1] | IPCC.IPCC Fouth Asscssment Report (AR4)〔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12.
|
[2] | 于赢东,杨志勇,刘永攀,等.变化环境下海河流域降水演变研究综述〔J〕.水文,2010,30(4):32-35.
|
[3] | 白爱娟,刘晓东.从气候标准的改变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J〕.干旱区研究,2005,22(4):458- 464.
|
[4] | 薛燕,韩萍,冯国华.半个世纪以来新疆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J〕.干旱区研究,2003,20(2):127- 130.
|
[5] | 汪青春,秦宁生,唐红玉,等.青海高原近44年来气候变化的事实及其特征〔J〕.干旱区研究,2007,24(2):234-239.
|
[6] | 韦志刚,黄荣辉,董文杰.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J〕.大气科学,2003,27(2):157-170.
|
[7] | 张文纲,李述训,庞强强.青藏高原40年来降水量时空变化趋势〔J〕.水科学进展,2009,20(2):168-176.
|
[8] | 吴绍洪,尹云鹤,郑度,等.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05,60(1):3-11.
|
[9] | 赵传成,王雁,丁永建,等.西北地区近50年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J〕.高原气象,2011,30(2):385-390.
|
[10] | 汪青春,周陆生.青海省器测时期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征〔C〕//吕学都,王文远.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96-100.
|
[11] | 李生辰,徐亮,郭英香,等.近34 a青藏高原年降水变化及其分区〔J〕.中国沙漠,2007,27(2):307-314.
|
[12] | 唐红玉,杨小丹,王希娟,等.三江源地区近50年降水变化分析〔J〕.高原气象,2007,26(1):47-54.
|
[13] | 柳媛普,吕世华,李锁锁,等.近几十年黄河源区气候与植被变化及相关分析〔J〕.高原气象,2007,26(5):1 045-1 050.
|
[14] | 刘洪兰,白虎志,张俊国.河西走廊中部近53年降水变化及未来趋势预测〔J〕.干旱区研究,2011,28(1):146-150. 浏览
|
[15] |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37-39,63-64.
|
[16] | 符淙斌,王强.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J〕.大气科学,1992,16(4):482-493.
|
[17] | 李远平,杨太保.柴达木盆地近50年来年气温、降水的小波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7,30(5):708-712.
|
[18] | 刘德,李永华,何卷雄.重庆市夏季气温及降水变化的小波分析〔J〕.高原气象,2003,22(2):173-178.
|
[19] | 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24.
|
[20] | 丁一汇,张莉.青藏高原与中国其他地区气候突变时间的比较〔J〕.大气科学,2008,32(4):794-800.
|
[21] | 郭慕萍,王志伟,秦爱民,等.54年来中国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变化〔J〕.干旱区研究,2009,26(1):120-125.
|
[22] | 向辽元,陈星,黎翠红,等.近55 年中国大陆地区降水突变的区域特征〔J〕.暴雨灾害,2007,26(2):151-153.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