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科尔沁沙地坨甸交错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规律

, PP. 438-443

Keywords: 土地利用,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沙丘—草甸地带,科尔沁沙地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科尔沁沙地沙丘—草甸相间地区,地貌形态多样、土地利用类型众多,从而导致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复杂性。通过对科尔沁沙地典型沙丘—草甸相间地区的调查取样与试验分析,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土壤水分总体表现为草甸地大于沙丘地,过渡带介于两者之间。就草甸地而言,植物生长越好,其土壤水分越高,保水持水性能也越好;沙丘地则与之相反,植被最稀疏的流动沙丘,其土壤含水量大于半流动半固定沙丘与固定沙丘,且有良好的储水条件。垂向上,高覆盖草甸、低覆盖草甸和农田(草甸)土壤含水量在地表下0~40cm波动最大,40~160cm随深度增加而递增;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呈微弱加大趋势。林地、撂荒地、农田(沙丘)变化程度居中。从空间分布看,研究区中东部土壤水分偏大,且向南北两侧区域递减。

References

[1]  赵哈林,黄学文,何宗颖.科尔沁地区农田土壤沙漠化演变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6,33(3):242-248.
[2]  史小红,李畅游,刘廷玺,等.科尔沁沙地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水分特性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3):355-359.
[3]  连纲,郭旭东,付博杰,等.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容重及水分空间变异特征〔J〕.生态学报,2006,26(3):647-654.
[4]  刘志鹏,邵明安.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水分及全氮的垂直变异〔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5):71-77.
[5]  王国梁,刘国彬,党小虎.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31-35.
[6]  王翔宇,张进虎,丁国栋,等.沙地土壤水分特征及水分时空动态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6):222-227.
[7]  李禄军,蒋志荣,车克均,等.绿洲—荒漠交错带不同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规律〔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1):123-127.
[8]  阿拉木萨,蒋德明,李雪华,等.科尔沁沙地典型人工植被区土壤水分动态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7,24(5):604-609.
[9]  康彩霞.GIS与地统计学支持下的哈尔滨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9.
[10]  李建辉.北运河下游武清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11]  王峰.基于GIS的流域土壤特性及抗侵蚀性能空间变异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12]  赵建华.基于GIS的兰州市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空间变异性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8.
[13]  张凯,冯起,吕永清.民勤绿洲荒漠带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研究〔J〕.中国沙漠,2011,31(5):1 149-1 155.
[14]  李志斌.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Scorpan模型的土壤有机质空间模拟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15]  阿拉木萨,周丽芳.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分析〔J〕.土壤,2011,43(3):392-397.
[16]  史小红,李畅游,刘廷玺.科尔沁沙地坨甸相间地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性分析〔J〕.中国沙漠,2007,27(5):837-842.
[17]  马龙,刘廷玺.科尔沁沙地植物生态型与地下水位及土壤水分的关系研究〔J〕.中国沙漠,2007,27(3):391-396.
[18]  崔向慧,卢琦.中国沙漠化防治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展望〔J〕.干旱区研究,2012,29(5):913-919. 浏览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