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尔莫乎尔沙漠银沙槐(Ammodendronargenteum)群落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
, PP. 634-639
Keywords: 银沙槐(Ammodendron,argenteum),种群,分布格局,塔克尔莫乎尔沙漠,伊犁,新疆
Abstract: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数据,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聚集强度、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检验等方法,研究银沙槐(Ammodendronargenteum)群落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用相关分析比较了6个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银沙槐及其群落内的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皆为聚集型,各种群聚集程度存在差异,这主要与物种本身以种子来实现扩散和繁殖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沙漠严酷生境中养分、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导致的群落生态过程空间非同步性有关,也与物种适应沙漠环境的共同生态习性密切相关。判定种群分布格局的6种指数方法虽然都表征出较一致的生态学意义,但还需要结合分布格局概率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即进行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优度检验相互印证,以便更好地确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
References
[1] | 郭华,王孝安,肖娅萍.秦岭太白红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动态及分形特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2):227-232.
|
[2] | 阿德力江,安尼瓦尔,夏阳.策勒绿洲外围优势草本植物的种群分布格局〔J〕.干旱区研究,1995,12(4):49-52.
|
[3] | 张继义,赵哈林.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演替进程中群落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23(2):1-6.
|
[4] | 武玉珍,张峰.山西桑干河流域湿地植被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研究〔J〕.植物研究,2006,26(6):735-741.
|
[5] | 海鹰,张立运,李卫.《新疆植被及其利用》专著中未曾记载的植物群落类型〔J〕.干旱区地理,2003,26(4):413-419.
|
[6] | 庄伟伟,李进,曹满航,等.盐、旱及其交叉胁迫对银沙槐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0,27(5):760-765.
|
[7] | 李进,杨志江.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植物区系〔J〕.新疆农业科学,2008,45(S3):119-122.
|
[8] | 付必谦,张峰,高瑞如.生态学实验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91-101.
|
[9] | 张峰,上官铁梁.山[HJ2.5mm]西翅果油树群落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5):590-594.
|
[10] | 彭华贵,杜彦君,李炯,等.南岭大顶山与鼎湖山常绿阔叶林种群分布格局对比研究〔J〕.生态环境,2006,15(4):770-774.
|
[11] | 宋英春,李凤日.乌兰布和沙漠灌木种群空间格局研究〔J〕.植物研究,2007,27(3):331-337.
|
[12] | 杨帆,王雪芹,杨东亮,等.风沙侵袭影响下绿洲边缘植物群落点格局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2,29(5):763-769. 浏览
|
[13] | 上官铁梁,张峰.山西绵山植被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与种间联结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8,6(4):357-364.
|
[14] | 李媛,梁士楚,黄元河,等.野生罗汉果种群分布格局研究〔J〕.广西植物,2007,27(4):581-584.
|
[15] | 李志忠,武胜利,陈蜀江.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风沙地貌初步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8,45(S3):113-118.
|
[16] | 张赟,张春雨,赵秀海.内蒙古黑里河天然油松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J〕.西北植物学报,2009,29(1):167-173.
|
[17] | 徐连秀,蒙荣,慕宗杰.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29(2):64-67.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