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歧法与多歧法结合应用于树木分类检索表的编制——以《乌鲁木齐园林树种分类检索表》编制为例
, PP. 1059-1068
Keywords: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木本园林植物')" ,mso-bidi-language&searchField=keyword">href="#">mso-bidi-language ,木本园林植物&searchField=keyword">AR-SA">木本园林植物 ,')" ,分类检索表&searchField=keyword">href="#">分类检索表 ,')" ,二歧法&searchField=keyword">href="#">二歧法 ,')" ,多歧法&searchField=keyword">href="#">多歧法 ,乌鲁木齐
Abstract:
以《乌鲁木齐园林树种分类检索表》的编制为例,探讨了传统植物检索表在应用中存在的检索障碍。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并根据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中野外采集、分类、鉴定所积累的第一手资料,采用二歧法和多歧法相结合,不按分类系统直接划分的方法编制了《乌鲁木齐园林树种分类检索表》,对传统的按分类系统,且只用二歧分类法编制检索表的格式进行了改良。该方法的主要优点①对于某一区域植物的检索鉴定,不受分类系统位置和分类单位等级的限制,便于使用;②二歧法与多歧法相结合,更便于检索表的编制和应用,编排的种类过多时篇幅相对少,降低因植物种类多而产生的编排难度;③检索表选用简便通俗而稳定的性状特征,在整个生长季节对各种树木的鉴定几乎都不会出现因缺乏树种观察器官而产生的检索障碍。本检索表将会给该地区大中专院校的教学、科研和园林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References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补编第1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1982.
[2] 中国树木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树木志:第1~4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2004.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检索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4] 周桂玲.新疆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5.
[5] 罗丽娟.植物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13-15.
[6] 王刚狮.定距式检索表编制要点〔J〕.生物学教学,2008,33(12):54.
[7] 史佑海,陈艳丽.植物“枝叶检索表”的编制及在“观赏树木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 热带农业工程,2011,35(2):74-76.
[8] Miller K G,Poole C F,Pawloskí T M P.Classification of the botanical origin of cinnamon by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J〕.Chromatographia,1996,42:11-12.
[9] 胡宝忠,胡国宣.植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56-257.
[10] 新疆八一农学院.植物界的系统及种子植物分类学〔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20-21.
[11] 王树森,李辉,李宏慧,等.基于多歧电子检索表的植物检索与查询网站的研制:以内蒙古蔷薇科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31(2):22-26.
[12] Brach A R, Song H.ActKey:A webbased interactive identification key program 〔J〕.Taxon,2005,54(4):1 041-1 046.
[13] 任宪威.树木学:北方本〔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52-487.
[14]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201-702.
[15] 张志翔.树木学:北方本〔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75-458.
[16]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20、22、36~42、45、46、61、72〔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1998.
[17] 新疆八一农学院.新疆植物检索表:第1~3册 〔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1983.
[18] 新疆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新疆植物志:第4卷〔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9] 新疆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新疆植物志:第1、2卷〔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1995.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