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杜鹃叶片气孔长度和密度对海拔变化的响应
, PP. 1054-1058
Keywords: 杜鹃(Rhododendron) ,气孔长度 ,气孔密度 ,海拔 ,气候变化 ,黄土高原 ,陇西
Abstract:
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陇西黄土高原兴隆山自然保护区2600~3100m海拔带内高山杜鹃(Rhododendronlapponicum)和烈香杜鹃(Rhododendronanthopogonoides)(高山杜鹃分布在北坡,烈香杜鹃分布在南坡)叶片气孔长度和密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建立大气温度、大气CO2浓度等环境因子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变化关系,探讨了杜鹃叶片气孔长度和密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海拔高度由低到高,高山杜鹃叶片气孔长度有减小趋势,气孔密度有显著增加趋势;烈香杜鹃叶片气孔长度随海拔高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气孔密度先减小后增大。海拔高度的变化能够引起大气温度、大气CO2浓度和地势等的变化。高山杜鹃通过增加叶片气孔长度并减小叶片气孔密度来适应环境温度和CO2浓度的变化,烈香杜鹃则通过增加叶片气孔长度,并减小叶片气孔密度达到对环境温度、CO2浓度和土壤湿度的最大适合度。
References
[1] 卓正大.甘肃高山常绿灌丛的基本特征及其利用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5,2(6):84-97.
[2] 孙海松.青海高寒草地资源及其永续利用〔J〕.草业科学,1998,15(3):1-6.
[3] 张德罡,胡自治.东祁连山杜鹃灌丛草地灌木种群分布格局研究〔J〕.草地学报,2003,11(9):234-239.
[4] 曹文侠,张德罡,洪绂曾.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杜鹃属植物的水分动态及生态适应〔J〕.草地学报,2006,14(1):67-71.
[5] 张德罡,曹文侠,蒲小鹏,等.东祁连山杜鹃属植物形态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J〕.草原与草坪,2003,100(1):27-30.
[6] 周云龙.植物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杨惠敏,王根轩.干旱和CO2浓度升高对干旱区春小麦气孔密度及分布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3):312-316.
[8] 蔡志全,齐欣,曹坤芳.七种热带雨林树苗叶片气孔特征及其可塑性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2):201-204.
[9] 贺新强,林月惠,林金星,等.气孔密度与近一个世纪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科学通报,1998,43(8):860-862.
[10] 郑淑霞,上官周平.近一个世纪黄土高原区植物气孔密度变化规律〔J〕.生态学报,2004,24(11):2 458-2 464.
[11] 郑淑霞,上官周平.近70年黄土高原3种植物叶片气孔特征参数比较〔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5,14(1):1-5.
[12] 左闻韵,贺金生,韩梅,等.植物气孔对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反应:基于在CO2浓度和温度梯度中生长的10种植物的观测〔J〕.生态学报,2005,25(3):565-574.
[13] 王香亭,田顺安.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143-175.
[14] Case AL,Barrett SCH.Ec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f combined and separate sexes of Wurmbeadioica (colchicaceae) in sympatry〔J〕.Ecology,2001,82(9):2 601-2 61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