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基于重标极差分析和非周期循环分析的气候变化趋势预测——以兰州市为例
, PP. 299-307
Keywords: 重标极差分析(R/S),非周期循环分析,气温,降水,热岛效应,气候变化,趋势预测,兰州
Abstract:
利用兰州市区及周边5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通过重标极差分析(R/S)和非周期循环分析,计算兰州市气温、降水和城市热岛强度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维数和非周期循环的平均循环长度,分析气温、降水和城市热岛强度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长期记忆效应和记忆周期。结果表明兰州市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变化趋势具有持续性特征。年均、春、夏、秋、冬季气温序列的平均循环长度分别为9a、4a、8a、5a和6a。兰州市春、冬季降水量仍将持续递减,夏季降水持续递增;年平均和秋季降水量变化过程具有反持续性,未来的年平均和秋季降水量将出现增加的趋势,年均、春、夏、秋、冬季降水量序列的平均循环长度分别为9a、7a、10a、12a和13a。兰州热岛强度冬季最强,夏季最弱,春秋居中;1月平均热岛强度为1.6℃,7月平均热岛强度为0.1℃。近50a兰州市热岛强度逐渐增强,线性趋势达到0.46℃?(10a)-1,未来兰州市热岛强度的变化趋势将以目前的速率持续增强。将定量描述长程依赖性的重标极差分析和非周期循环分析二者结合起来,应用于气候变化的趋势预测研究,是一种新颖、科学、可行的非线性研究方法。
References
[1] | 白虎志,任国玉,方锋.兰州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气象科技,2005,33(6):492-500.
|
[2] | 马玉霞,王式功,魏海茹.兰州市近50 a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09,37(6):660-664.
|
[3] | 李国栋,王乃昂,张俊华.兰州市城区夏季热场分布与热岛效应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5):709-704.
|
[4] | Feder J.Fractals〔M〕.New York: Plenum Press,1988:1- 214.
|
[5] | Peters E.资本市场的混沌和秩序〔M〕.王小东.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54-95.
|
[6] | 张军岩,於琍,于格,等.胶州湾地区近50 a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未来趋势预估〔J〕.资源科学,2011,33(10):1 984-1 990.
|
[7] | 秦耀辰,刘凯.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4):426-436.
|
[8] | 赵辉,郭索彦,解明曙,等.不同尺度流域日径流分形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159-164.
|
[9] | 高义,苏奋振,周成虎,等.基于分形的中国大陆海岸线尺度效应研究〔J〕.地理学报,2011,66(3):331-339.
|
[10] | Urquizu M,Correig A M.Analysis of seismic dynamical systems〔J〕.Journal of Seismology,1998,2:159-171.
|
[11] | 周虎,李保国,吕贻忠,等.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孔隙的多重分形特征〔J〕.土壤学报,2011,47(6):1 094-1 100.
|
[12] | 岳文泽,徐建华,艾南山.山区景观镶嵌体的数量特征分析与分形结构模型: 以兰州山区西固区为例〔J〕.山地学报,2002,20(2):150-156.
|
[13] | 胡杏花,朱谷昌,徐文海.基于分形理论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J〕.遥感信息,2011(5):100-104.
|
[14] | Benguigui L,Czamanski D,Marinov M,et al.When and where is a city fractal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J〕.Planning and Design,2000,27: 507-519.
|
[15] | 戴学军,丁登山,林岚.长三角地区旅游圈吸引物体系空间结构聚集分形特征〔J〕.地理研究,2010,29(12):2 189-2 200.
|
[16] | 刘继生,陈彦光.人口的区位过程与城市的分形形态: 关于城市生长的理论探讨〔J〕.人文地理,2002,17(1):24-28.
|
[17] | 陈斌锋,吴志峰,胡伟平.基于分形理论与GIS的城区交通路网复杂性分析:以广州市城区为例〔J〕.热带地理,2011,31(1):46-50.
|
[18] | 丑纪范.大气科学中的非线性与复杂性〔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152-162.
|
[19] | 时少英,刘式达,付遵涛,等.天气和气候的时间序列特征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5,48(2):259-264.
|
[20] | 冯新灵,罗隆诚,邱丽丽,等.青藏高原至中国东部年雨日变化趋势的分形研究〔J〕.地理研究,2007,26(4):835-843.
|
[21] | 辛宏,张明军,李瑞雪,等.1961—2003年兰州市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0):82-86.
|
[22] | 李文莉,李栋梁,杨民.近50 a兰州城乡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周末效应〔J〕.高原气象,2006,25(6):1 161-1 167.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