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一次持续性区域雾霾天气的综合分析
, PP. 871-878
Keywords: 雾霾天气,环流形势,动力结构,相对湿度,涡度平流,山西
Abstract:
利用1994年11月发生在山西省的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实况资料,计算了多种物理量,并从环流形势、形成条件和维持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500hPa锋区偏北,中纬度环流较平,低空850hPa持续有暖平流向山西地区输送,是大范围霾天气持续的重要天气背景;而500hPa阻塞形势的稳定维持,地面回流稳定,是导致大范围雾天气持续出现的主要背景。②850hPa以下相对湿度的变化,是判断雾霾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而逆温层的持续存在,是雾霾天气持续的重要原因;湿度差异和逆温强度差异可作为判断大范围雾霾天气的指标。③涡度平流整层为负,但在1000~925hPa出现弱的逆转,是大范围霾天气持续的动力因子;近地层为负的涡度平流,而925hPa以上为正的涡度平流,或整层为正的涡度平流,是大范围雾持续的动力结构。④总温度平流诊断表明,霾出现前,有暖干空气向山西地区输送;而雾出现前,有暖湿平流或弱冷湿平流向山西地区输送,且霾的总温度平流较雾大,但各分量的贡献不同。⑤雾霾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有较大差异,出现前后气象要素特征差异明显,可为雾霾天气的预报提供重要参考。
References
[1] | 寇栓虎,杨荣,张理平.延安市近年来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分析.干旱区研究,2007,24(6):798-800.
|
[2] | 刘晓云,岳平.敦煌地区2001年春季气溶胶光学特性厚度反演.干旱区研究,2007,24(6):790-795.
|
[3] | 李霞.乌鲁木齐气象要素对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干旱区研究,2006,23(3):484-488.
|
[4] | 邱明燕,盛立芳,房岩松,等.气象条件对青岛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11):925-930.
|
[5] | 车慧正,张小曳,石广玉,等.沙尘和灰霾天气下毛乌素沙漠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征.中国粉体技术,2005,11(3):4-7.
|
[6] | 饶晓琴,李峰,周宁芳,等.我国中东部一次大范围霾天气的分析.气象,2008,34(6):89-96.
|
[7] | 吴洪,柳崇健,邵洁,等.北京地区大雾形成的分析和预报.应用气象学报,2000,11(1):123-127.
|
[8] | 毛冬艳,杨贵名.华北平原雾发生的气象条件.气象,2006,32(1):78-83.
|
[9] | 赵瑞金,李江波.一次华北平原大雾天气CINRAD/SA雷达超折射回波的射线追踪分析.气象,2010,36(2):62-69.
|
[10] | 江玉华,王强,王正兴,等.一次平流辐射雾的边界层特征及雾水离子组分研究.气象,2009,35(2):19-28.
|
[11] | 王玮,黄玉芳,孔凡忠,等.中国东部一场持续性大雾的诊断分析.气象,2009,35(9):84-90.
|
[12] | 董剑希,雷恒池,胡朝霞,等.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一次大雾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11(2):175-184.
|
[13] | 何晖,金华,刘建忠,等.北京地区一次辐射雾的数值模拟.气候与环境研究,2009,14(4):390-398.
|
[14] | 吴兑.大城市区域霾与雾天气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信号的发布.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9):1-7.
|
[15] | 吴兑,吴晓京,朱小祥.雾和霾.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1.
|
[16] | 周宁芳,李峰,饶晓琴,等.2006年冬半年我国霾天气特征分析.气象,2008,34(6):85-88.
|
[17] | 刘爱君,杜尧东,王惠英,等.广州市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气象,2004,30(12):68-71.
|
[18] | 胡亚旦,周自江.中国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气象,2009,35(7):73-78.
|
[19] | 靳利梅,史军.上海市雾霾天气气候特征分析.高原气象,2008,27(增刊):138-143.
|
[20] | 邵天杰,赵景波.西安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干旱区研究, 2008,25(5):723-728.
|
[21] | 孙根年,张静.西安市大气硫酸化速率的时空变化研究.干旱区研究,2006,23(3):478-483.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