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河西走廊东部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PP. 109-114
Keywords: 物候期,气候变化,木本植物,旱柳(Salix,mantsudana),中国槐(Sophora,japonica),河西走廊
Abstract:
运用膨化相关、SPSS统计软件进行逐步回归、方差分析,对河西走廊东部(1980-2004年)木本植物旱柳(Salixmantsudana)和中国槐(Sophorajaponica)的物候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各物候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表明①物候变化趋势表现为芽开放、展叶提前,线性倾向率为-0.1108~-0.3562;开花、叶变色和落叶期总体推后,线性倾向率为0.4792~0.7108;②从各物候间隔期看,绿叶期延长1.046~7.738d/10a、营养生长期延长0.877~8.454d/10a、干物质积累期延长4.392~7.738d/10a和秋季生长期延长0.477~3.015d/10a;③木本植物物候与春温呈负相关,春温高,物候提前;与秋温呈正相关,秋温高,物候期推迟。降水与开花、落叶呈显著正相关,而光照因生物本身的发育阶段而异,外界环境因素和生物内在的生物钟机制耦合一起发挥作用。物候变化对局部环境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References
[1] | 张福春.气候变化对中国木本植物物候的可能影响.地理学报,1995,50(5):403-408.
|
[2] | 裘国旺,赵艳霞,王石立.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影响.干旱区研究,2001,18(1):23-28.
|
[3] | 杨新,延军平.陕甘宁地区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干旱区研究,2002,19(3):75-80.
|
[4] | 范广洲,贾志军.植物物候研究进展 .干旱气象,2010,28(3):250-255.
|
[5] | 张学霞,葛全胜,郑景云.北京地区气候变化和植被的关系: 基于遥感数据和物候资料的分析.植物生态学报,2004,28(4):499-506.
|
[6] | 温刚,符淙斌.中国东部季风区植被物候季节变化对气候响应的大尺度特征:年际比较.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6(1):1-10.
|
[7] | 高振荣,田庆明,刘晓云,等.近58年河西走廊地区气温变化及突变分析.干旱区研究,2010,27(2):194-201.
|
[8] | 郑景云,葛全胜,赫志新.气候增暖对我国近40年植物物候变化的影响.科学通报,2002,47(20):1 582-1 587.
|
[9] | 张福春.北京春季的树木物候与气象因子的统计学分析.地理研究,1983,2(2):55-64.
|
[10] | 陈效逑,张福春.近50年北京春季物候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中国农业气象,2001,22(1):1-5.
|
[11] | 柳晶,郑有飞,赵国强,等.郑州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生态学报,2007,27(4):1 471-1 479.
|
[12] | 马鹏里,郭江勇. 气候变暖对西峰黄土高原物候期的影响.干旱区研究,2007,24(5):675-678.
|
[13] | 郭江勇,林纾. 气候变化对西峰黄土高原地温与物候期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2):235-239.
|
[14] | 陆佩玲,于强,贺庆棠.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生态学报,2006,26(3):923-929.
|
[15] |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7-153.
|
[16] | 陶健红,王遂缠,王宝鉴.中国西北气温异常的特征分析.干旱区研究,2007,24(4):510-515.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