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青藏高原上空夏季水汽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 PP. 457-463

Keywords: 水汽含量,时空变化,大气环流,地表温度,青藏高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青藏高原地区1979-2008年14个探空站的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合成方法,分析高原上空夏季水汽含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高原水汽含量异常的大气环流等因子。结果表明高原夏季水汽含量在空间上表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分布特征,即高原东南部和东北部湿润,西北部干燥。近30a来,高原夏季水汽含量整体上呈现出增加趋势,其中高海拔的西部干燥地区水汽含量的增加较东部湿润地区更加显著。高原夏季水汽含量偏多(少)年,高原地区整层水汽通量以辐合(散)为主,高原上空低层的位势高度以负(正)距平为主,高原地表温度整体上偏高(低)。

References

[1]  范广洲,程国栋.青藏高原隆升对西北干旱气候形成影响的模拟(Ⅰ)水汽收支及高原动力、热力作用的影响〔J〕.高原气象,2003,22(10):58-66.
[2]  蔡英,钱正安,吴统文,等.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分布变化与各地多变的降水气候〔J〕.高原气象,2004,23(1):1-10.
[3]  苗秋菊,徐祥德,施小英.青藏高原周边异常多雨中心及其水汽输送通道〔J〕.气象,2004,30(17):44-47.
[4]  郑新江,许健民,李献洲.夏季青藏高原水汽输送特征〔J〕.高原气象,1997,16(3):274-281.
[5]  周长艳,李跃青,李薇,等.青藏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J〕.高原气象,2005,24(6):880-888.
[6]  陶希东,石培基,李鸣骥.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1,18(1):18-22.
[7]  徐祥德,陶诗言,王继志,等.青藏高原-季风水汽输送“大三角扇形”影响域特征与中国区域旱涝异常的关系〔J〕.气象学报,2002,60(3):259-265.
[8]  王川,寿绍文.一次青藏高原东侧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气象,2003,29(7):7-12.
[9]  马振锋,高文良,刘富明,等.青藏高原东侧初夏旱涝的季风环流分析〔J〕.高原气象,2003,22(增刊):1-7.
[10]  赵声蓉,宋正山,纪立人.青海高原热力异常与华北汛期降水关系的研究〔J〕.大气科学,1981,36(4):377-391.
[11]  郑度.认识客观规律,促进干旱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干旱区研究,2005,22(3):285-286.
[12]  戴莹,杨修群.我国大陆上空可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科学,2009,29(2):143-149.
[13]  王霄,巩远发,岑思弦.夏半年青藏高原“湿池”的水汽分布及水汽输送特征〔J〕.地理学报,2009,64(5):601-608.
[14]  王鹏祥,王宝鉴,黄玉霞,等.青海高原近43年夏季水汽分析及演变特征〔J〕.高原气象,2006,25(1):60-65.
[15]  梁宏,刘晶淼,李世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水汽资源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8(6):526-534.
[16]  丁一汇.天气诊断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7]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18]  邹进上,刘惠兰.我国平均水汽含量分布的基本特点及其控制因子〔J〕.地理学报,2002,22(1):1-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