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储罐低温硫腐蚀物的产生与自燃
DOI: 10.11903/1002.6495.2013.246 , PP. 365-372
Keywords: 安全 ,爆炸 ,石油 ,油品储罐 ,低温硫腐蚀产物 ,自燃
Abstract:
含硫油品储罐低温硫腐蚀产物自燃是引发油罐自燃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本文详细回顾了国内外对储罐低温硫腐蚀物的产生与自燃研究,对储罐低温硫腐蚀产物的产生过程、自燃进程、自燃影响因素和氧化自燃机理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References
[1] 林海潮, 余家康, 史志明等. 含硫原油炼制过程中活性硫腐蚀 [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00, 12(6): 341
[2] 张叶红, 李萍, 吕振波等. 加工高酸原油炼油设备防腐技术新进展[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07, 19(3): 207
[3] 杨波, 田松柏, 赵杉林. 不同形态硫化合物腐蚀行为的研究 [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04, 16(6): 385
[4] 杨波, 田松柏, 赵杉林. 金属粉末腐蚀法对硫醇类硫化物腐蚀性的研究 [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06, 18(2): 92
[5] 赵雪娥, 蒋军成, 王若菌. 原油储罐腐蚀机理及致因事故树分析[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06, 18(3): 213
[6] 张振华, 陈世醒, 叶威等. 含硫油品储罐危险性分析 [J]. 油气储运, 2003, 22(10): 31
[7] 刑培育, 温力, 崔克清. 焦化汽油贮罐中的硫化铁自燃与预防措施技术开发 [J]. 天然气化工, 2001, 26(4): 27
[8] 刘同华. 石脑油罐硫铁化合物自燃原因分析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2, 12(4): 34
[9] 赵雪娥, 蒋军成. 含硫油品储罐气相空间腐蚀机理 [J].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09, 26(1): 20
[10] 张振华, 陈宝智, 赵杉林等. 含硫油品储罐中硫化铁自燃引发事故原因分析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5): 123
[11] 李萍. 含硫油品对储罐的腐蚀与自燃性的研究 [D]. 沈阳: 东北大学, 2005
[12] 杨永喜, 蒋军成, 王礼静.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自燃及其防治理论研究 [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9, 35(6): 30
[13] 张振华. 硫铁化合物的生成及自燃性影响因素研究 [D]. 沈阳: 东北大学, 2009
[14] Walker R, Steele A D, Morgan T D B. The formation of pyrophoric iron sulphide from rust [J]. Surf. Coat. Technol., 1987, 31(2): 183
[15] Walker R, Steele A D, Morgan T D B. Pyrophoric oxidation of iron sulphide [J]. Surf. Coat. Technol., 1988, 34(2): 163
[16] Walker R, Steele A D, Morgan T D B. Pyrophoric nature of iron sulfides [J]. Ind. Eng. Chem. Res., 1996, 35(5): 1747
[17] Walker R, Steele A D, Morgan T D B. Deactivation of pyrophoric iron sulfides [J]. Ind. Eng. Chem. Res., 1997, 36(9): 3662
[18] 颜炳琳. 炼油设备硫腐蚀产物的生成与自燃倾向 [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19] 赵杉林, 万鑫, 李萍等. 储油罐内壁铁锈硫化及氧化反应 [J].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6, 12(3): 209
[20] 吴萌顺译, H. 克舍著. 金属腐蚀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4
[21] 赵雪娥, 蒋军成, 杨猛等. 含硫油品储罐气相空间腐蚀机理研究 [J]. 材料保护, 2007, 40(12): 22
[22] 魏宝明. 金属腐蚀理论及应用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4
[23] 赵雪娥, 蒋军成, 王若菌. 含硫油品储罐自燃机理及预防技术研究 [J]. 油气储运, 2006, 25(3): 51
[24] 刘博, 商丽艳, 李萍等. 油品储罐H2S对铁锈腐蚀产物自燃性研究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2): 75
[25] 王志荣, 蒋军成, 潘旭海.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自燃理论及实验研究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2, 15(4): 8
[26] Backensto E B, Drew R D. Hydrogen sulfide corrosion in Sovaformers [J]. Petrol. Refi., 1956, 35(8): 165
[27] Sotell G, Hoyt W B. Collection and correl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hydrogen sulfide corrosion data [J]. Corrosion, 1956, 12(7): 213
[28] Sharp W H, Hayocck E W. Sulfide scaling under hydrorefining conditions [J]. Div. Ref., 1959, 39(3): 74
[29] MacDonald D D, Roberts B, Hyne J B. The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by wet elemental sulphur [J]. Corros. Sci., 1978, 18(5): 411
[30] Matsuo M, Tominaga T. Conversion electron Moessbauer study of reactions of iron with hydrogen sulfide and sulfur vapor [J]. Radiochem. Radioanal. Lett., 1982, 52(3): 163
[31] Peev T, Taseva V, Akala A. Study of the corrosion processes in primary oil refining by moessbauer and X-ray investigation-Part I [J]. Atmos. distill. Columns. Werkst. Korros., 1992, 43(11): 1210
[32] Popa M V, Beizadea G, Roman E, et al. The iron sulfides and their role in the Girdler sulfide process [J]. Rev. Roum. Chim., 1992, 52(8): 739
[33] Vydra V A, Gutman E M, Getmansky M D, et al. Study of 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turbine oil-based inhibiting compositions [J]. Corros. Prot. Oil. Gas Ind., 1982, 35(2): 6
[34] Obukhova Z P, Kutovaya A A. Determination of the composition of corrosion products [J]. Gazov. Promst., 1982, 43(4): 113
[35] 王宝辉, 陈颖, 崔爱蕾. 石油贮罐硫自燃的化学机理和控制技术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13(1): 26
[36] 王志荣, 钱海林, 陆鹏等. 炼油装置中H2S腐蚀产物自然氧化实验研究 [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1, 42(11): 85
[37] 赵雪娥, 蒋军成. 自然环境中硫化铁的自燃机理及影响因素 [J].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7, 13(5): 443
[38] 李萍, 翟玉春, 张振华等. FeS引发储油罐着火温度动态变化曲线的研究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3): 44
[39] 赵声萍, 蒋军成, 丁阿平. FeS氧化性的热分析 [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31(6): 32
[40] 赵声萍, 蒋军成. 硫化亚铁的热分析动力学 [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34(5): 164
[41] 赵声萍, 蒋军成, 杨永喜. 基于热重实验的硫化亚铁氧化的热动力学分析 [J]. 石油学报 (石油加工), 2010, 26(6): 972
[42] 赵声萍, 蒋军成, 杨永喜. 含硫油品自燃倾向性的热分析研究 [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0, 36(11): 33
[43] 张振华, 陈宝智, 赵杉林. 硫化亚铁的氧化反应历程 [A]. 国际安全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C]. 沈阳, 2012: 196
[44] 张振华, 赵杉林, 李萍等. 常温下硫化氢腐蚀产物的自燃历程 [J]. 石油学报 (石油加工), 2012, 28(1): 122
[45] 赵雪娥, 蒋军成, 张明广等. 自然环境条件下硫化铁自燃的影响因素 [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6, 19(3): 68
[46] 张凤华, 马良军, 张振华等.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FeS的生成及自燃性 [J]. 油气储运, 2005, 24(2): 42
[47] 李萍, 李建东, 翟玉春等. 含硫油品储罐危险性研究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 4(6): 74
[48] 万鑫, 赵杉林. 硫铁化物自燃性的研究 [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 8(24): 6625
[49] 赵雪娥, 蒋军成. 自然环境条件下硫化铁的自燃倾向性 [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27(3): 475
[50] 赵雪娥, 蒋军成, 魏新利. 硫化铁氧化及聚热过程影响因素 [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2): 9
[51] 杨永喜, 蒋军成, 赵声萍.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自然氧化实验[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32(3): 67
[52] 李建东, 李萍, 张振华等. 含硫油品储罐自燃性的影响因素 [J].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4, 16(4): 1
[53] 李萍, 叶威, 张振华等. 硫化亚铁自然氧化倾向性的研究 [J].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4, 10(2): 168
[54] 叶威, 张振华, 李萍等. 硫化亚铁绝热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J].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03, 20(1): 19
[55] 张振华, 陈世醒, 李萍等. 油品储罐中硫化亚铁自然氧化倾向性[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4, 17(3): 27
[56] 张凤华, 赵杉林. 含硫油品储罐硫铁化合物自燃氧化倾向性研究[J]. 石油化工设备, 2006, 35(6): 5
[57] 张凤华. 含硫油品储罐硫铁化合物自然氧化影响因素考察 [J]. 化工科技, 2007, 15(5): 6
[58] 刘洪金, 李萍, 张振华等. 铁氧化物硫化后的自燃性 [J].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9, 29(1): 1
[59] 万鑫, 赵杉林. 油品储罐硫铁化物自燃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J].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7, 37(10): 51
[60] 万鑫. 水分对储罐内壁铁锈硫化物自燃性的影响 [J]. 云南化工, 2009, 36(3): 5
[61] 张振华, 李萍, 赵杉林等. 硫化亚铁引发储油罐火灾危险性的研究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11): 99
[62] 张凤华, 张振华, 李萍等. 含硫油品储罐自燃倾向性研究 [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5, 18(2): 5
[63] 万鑫, 赵杉林, 李萍等. 氧气浓度对铁的硫化物自燃性的影响 [J]. 腐蚀与防护, 2005, 26(12): 512
[64] 张振华, 陈宝智, 李君华等.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自燃性的研究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7, 7(3): 124
[65] 万鑫, 赵杉林. 储油罐硫铁化物自然氧化倾向性的研究 [J]. 辽宁化工, 2008, 37(6): 369
[66] 万鑫, 赵杉林.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硫铁化物的生成及其氧化倾向性 [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 9(10): 2554
[67] 赵增华, 赵杉林, 张振华等. 相对湿度和温度对铁锈硫化物氧化倾向性影响 [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6, 19(4): 8
[68] 赵杉林, 李萍, 李君华等. 罐内硫化氢腐蚀产物自燃性的研究 [J]. 油气储运, 2009, 28(1): 24
[69] 张振华, 陈宝智, 秦华礼等. 含硫油品储罐中硫铁化合物的生成及其自燃性 [J].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7, 27(3): 1
[70] 万鑫, 赵杉林. 相对湿度对硫铁化物自燃性的影响 [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30(4): 304
[71] 万鑫, 赵杉林. 含硫油品储罐自燃性的研究 [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9, 40(4): 31
[72] 杨姝宜, 李萍, 张振华等. 不同湿度的H2S在Fe2O3表面的吸附反应研究 [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2): 34
[73] 杨永喜, 蒋军成, 赵声萍. 基于热重分析的硫化亚铁氧化倾向性研究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0, 10(1): 178
[74] 赵声萍, 蒋军成, 张树娟. 基于模型化合物的含硫油品储罐自燃事故的多因素影响 [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 34(1): 5
[75] 李萍, 李建东, 翟玉春等.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硫化亚铁自燃性的研究 [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04, 16(6): 401
[76] 万鑫. 油品储罐中硫铁化物引发火灾危险性的研究 [J]. 辽宁化工, 2009, 38(5): 299
[77] 赵声萍, 蒋军成, 杨永喜. 含硫油品自燃倾向性的活化能研究 [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0, 12(12): 48
[78] 赵声萍, 蒋军成, 王礼静. 基于热分析的含硫油品自燃机理研究[J]. 油气储运, 2009, 28(10): 45
[79] 杨永喜, 蒋军成, 赵声萍.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自燃性的热重分析 [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9, 35(10): 27
[80] 杨永喜, 蒋军成, 赵声萍等. 硫化亚铁氧化热重实验及动力学分析 [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0, 36(12): 5
[81] 赵声萍, 蒋军成, 杨永喜. FeS引发油罐自燃的活化能指标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0, 36(3): 7
[82] 赵声萍, 蒋军成, 王卫宁. 氢氧化铁引发含硫油品储罐自燃的动力学机制 [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35(6): 148
[83] 赵声萍, 蒋军成, 郑洁. FeS热分解动力学的热分析 [J]. 重庆大学学报, 2011, 34(1): 140
[84] 赵晓芬, 陈先锋, 张杰等. 等转化率法在硫化亚铁热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 12(5): 182
[85] Hughes R I, Morgan T D B. The generation of pyrophoric material in the cargo tanks of crude oil carriers [J]. Trans. Inst. Mar. Eng., 1976, 48(88): 153
[86] Coombs P G, Munir Z A. Them mechanism of oxidation of ferrous sulfide (fes) powders in the range of 648-K to 923-K [J]. Metall.Trans., 1989, 20(5): 6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