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司马光施政理念在历史编纂中的表达——从《资治通鉴补》对原作的改动说起

, PP. 22-36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资治通鉴》问世后,对其注释、订补、改写、续写之作不断出现。明代学者严衍的《资治通鉴补》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订补著作。在《资治通鉴》卷十六汉景帝后元三年、卷十七汉武帝建元元年这一段历史书写中,司马光采取了史实叙述与相关评论前后颠倒、错置,并对重要历史文献进行借用、删节以凸显己意的手法,用于表达自身的施政理念。严衍发现了这段文本中史实与评论颠倒、错置的问题,也发现了司马光对文献的删节使文献失去了原有意义,故在《资治通鉴补》中对这段文字进行了秩序调整,使之符合一般的书写逻辑。同时也将置于原书卷十六末尾一段借用自《史记·平准书》的文字删去,并根据《汉书》原文增补了卷十七开头经司马光删节的董仲舒《天人三策》。本文在分析、比较《资治通鉴》原文与严衍改订后的文字的基础上,指出《资治通鉴》中很多看似有“破绽”的地方,其实隐含了编纂者表达自身理念的深意。对其订补、改写反而消解了文本的原有写作语境,使作者力图借历史叙述予以表达的施政理念湮没不显,而成为一种单纯的历史叙述文本。司马光严衍《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补》

References

[1]  ① 黄淳耀:《吴郡严先生通鉴补序》,光绪二年思补楼校印本《资治通鉴补》,收入首都图书馆编:《通鉴史料别裁》第四册,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第4页。
[2]  ② 谈允厚:《资治通鉴补后序》,载《资治通鉴补》,前揭版本,第10~14页。
[3]  ③ 钱大昕:《严先生传》,《潜研堂集》卷三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2009年,第672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