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基于灰关联分段优选组合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 PP. 115-120
Keywords: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GM(1,1)灰色预测模型,灰关联,分段优选组合
Abstract:
针对已有GM(1,1)灰色预测模型在数据波动、突变和转折等不确定情况下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关联分段优选组合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基于GM(1,1)模型在平滑上升和下降区段预测效果好、而一天的用电负荷可划分为几个峰谷区段的特点,对预测日进行灰关联分段和优选组合,避免出现由于初始条件选择不当而将误差引入模型并被逐步放大的风险;同时,通过组合不同角度GM(1,1)模型,解决负荷的多因素影响。经广西贵港市实际工程验证,本模型预测平均误差在3%左右,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完全可满足该地区短期电力负荷预
References
[1] | 王翠茹, 孙辰军, 杨静, 等. 改进残差灰色预测模型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6, 18(1): 86-89.
|
[2] | 赵海青. 等维递补灰色校正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 运筹与管理, 2007, 16(1): 97-99.
|
[3] | 牛东晓, 谷志红, 王会清, 等. 基于灰色支持向量机的季节性负荷预测方法[J]. 华东电力, 2007, 35(6): 498-502.
|
[4] | 俞明生, 冯桂宏, 杨祥. 组合优化灰色模型在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7, 29(2): 153-156.
|
[5] | 邓聚龙. 灰预测与灰决策[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
[6] | 庄恒扬. GM(1, 1)建模机理与应用条件分析及其改进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 1993, 2(3): 56-62.
|
[7] | 谢松云, 董大群, 王本刚.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目标识别方法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02, 14(2): 257-261.
|
[8] | 陈勃, 蒋劲, 郭涌涛, 等. 基于灰色理论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J]. 四川电力技术, 2006, 29(3): 12-14.
|
[9] | 邓聚龙. 灰理论基础[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
[10] | 牛东晓, 张博, 陈立荣, 等. 智能优化灰色模型在中期用电量预测中的应用[J]. 华东电力, 2006, 34(1): 7-10.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