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浦江县规模化农业生产的非线性分析

DOI: 10.11820/dlkxjz.2010.12.016, PP. 1584-1589

Keywords: 非线性分析,规模化,农业生产,资源优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以浙江省浦江县农作物种植的现状规模为基础,以农户农业生产调查和统计年鉴为样本数据,以规模农业与资金投入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工具,构建浦江县农业种植的最佳稳定性参数,并根据浦江县在全省所处的经济地位及其区域优势,认为该地区完全具有规模经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利用该模型得出在其粮食自给率达到80%以上时,其整体经济收益与粮食自给率并不呈完全负相关,可以通过对其水稻、蔬菜和以葡萄为代表的水果的种植规模进行调整,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模拟结果还显示,在粮食自给率达到85%时,水稻、蔬菜、葡萄理论最优种植面积为13502hm、1570hm、628hm。

References

[1]  廖志杰, 刘岳.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地理学报, 2000, 55(2): 139-150.
[2]  刘彦随.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态势与区域效应. 地理学报, 2003, 58(3): 382-389.
[3]  李燕琼. 日本政府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效果及对我国的启示. 农业技术经济, 2004(5):71-75.
[4]  孙强, 蔡运龙. 日本耕地保护与土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44 (3): 249-256.
[5]  焦必方. 日本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动向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 2000(7): 69-76.
[6]  林振山. 非线性力学与大气科学.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7]  井玮薇, 沙润, 林振山, 等. 观光农业农业生产与资金投入的非线性动力学关系: 以南京市丹阳镇七仙山玫瑰园为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19(3): 109-112.
[8]  孙燕, 林振山. 农业用水及其生态社会效应的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2): 28-30.
[9]  谢花林, 刘黎明, 李波, 等. 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 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地理学报, 2006, 61(4): 389-400.
[10]  刘彦随.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地理学报, 2007, 62(6): 563-570.
[11]  张忠明, 钱文荣. 农民土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基于长江中下游区域的调查分析.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3): 61-68.
[12]  刘钦普, 林振山. 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动态分析及预测.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4): 595-601.
[13]  胡业翠, 刘彦随, 邓旭升.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2): 51-57.
[14]  刘彦随, 王介勇, 郭丽英. 中国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12): 4269-4274.
[15]  操秀英. 科技成就中国: 用世界7%土地养活了全球20% 人口. 2009-9-16
[16]  [2009-10-
[17]  李宏. 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的两种理解. 旅游学刊, 2006, 21(6): 9.
[18]  杨锋, 赵辉. 浅析我国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基本条件.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7(6): 82-83.
[19]  廖志杰, 刘岳.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地理学报, 2000, 55(2): 139-150.
[20]  钟水映, 李魁. 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耕地保护对策研究. 中国软科学, 2009(9): 1-8.
[21]  刘彦随.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态势与区域效应. 地理学报, 2003, 58(3): 382-389.
[22]  李燕琼. 日本政府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效果及对我国的启示. 农业技术经济, 2004(5):71-75.
[23]  Hunt J D. Image: A factor in tourism. 1971//TelismanKosuta N.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Tourism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Handbook, Cambridge: Prentice Hall, 1989: 557-561.
[24]  孙强, 蔡运龙. 日本耕地保护与土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44 (3): 249-256.
[25]  焦必方. 日本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动向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 2000(7): 69-76.
[26]  赵旭强,韩克勇. 试论农业规模化经营及其国际经验和启示. 福建论坛人文: 社会科学版, 2006(8): 24-27.
[27]  林振山. 非线性力学与大气科学.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28]  井玮薇, 沙润, 林振山, 等. 观光农业农业生产与资金投入的非线性动力学关系: 以南京市丹阳镇七仙山玫瑰园为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19(3): 109-112.
[29]  刘彦随, 王介勇, 郭丽英. 中国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12): 4269-4274.
[30]  操秀英. 科技成就中国: 用世界7%土地养活了全球20% 人口. 2009-9-16
[31]  [2009-10-. http://www.edu.cn/gai_kuang_1112/20091016/t20091016_413224.shtml.
[32]  孙燕, 林振山. 农业用水及其生态社会效应的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2): 28-30.
[33]  谢花林, 刘黎明, 李波, 等. 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 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地理学报, 2006, 61(4): 389-400.
[34]  刘彦随.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地理学报, 2007, 62(6): 563-570.
[35]  张忠明, 钱文荣. 农民土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基于长江中下游区域的调查分析.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3): 61-68.
[36]  刘钦普, 林振山. 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动态分析及预测.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4): 595-601.
[37]  雷广海, 方斌, 刘友兆.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合理规模估算及其政策制度修正探讨. 农村经济, 2008(2): 18-21.
[38]  胡业翠, 刘彦随, 邓旭升.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2): 51-57.
[39]  田冰,贾金生. 东北地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2007(5): 70-7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