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

DOI: 10.11820/dlkxjz.2002.06.001, PP. 517-526

Keywords: 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水安全,水循环,水资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华北缺水及其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由于山区与平原径流明显减少和过量开发水资源,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加深、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到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海河流域为重点对象,通过国内外学科前沿进展综述,指出华北地区缺水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与发展演化的背景,强调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水循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水循环基础与应用问题研究的若干建议与思考。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过程,水体运动与污染物质输移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耦合机制,阐明华北地区"河道断流,水体污染,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成因规律,特别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分量,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基础,不仅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地学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References

[1]   何凡能,王国.海河流域河流季节化对地下水及生态环境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
[2]   王志民,任宪韶,郭宏宇.面向21世纪的海河水利[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吴凯,唐登银,谢贤群.淮海平原典型区域的水问题和水管理[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2).
[4]   夏军,谈戈.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J].资源科学,2002,24(3).
[5]   IU GG,V o lum e A and B.XX II General A ssem b ly of In ternational U n ion of Geodesy and Geop hysics[M].B irm ingham U K,1999.18-30.
[6]   高彦春,王长耀.水文循环的生物圈方面(BA HC计划)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2).
[7]   Rodda J.W h ither W o rld W ater?[J]W ater R esou rces Bu lletin,1995,31(2).
[8]   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9]   陈志恺.管好、用好、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J].水问题论坛,1996,2.
[10]   刘昌明等.土壤-作物-大气界面水分过程与节水调控[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1]   吴险峰,刘昌明.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的若干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4).
[12]   陈家琦.现代水文学发展的新阶段——水资源水文学[J].自然资源学报,1986,1(2):46-53.
[13]   Chen J Q,X ia J.Facing the challenge:barriers to su stainab le w ater resou rces developm en t in Ch ina[J].H y d rolog ica l S cience J ou rna l,1999,44(4):507-516.
[14]   朱一中,夏军,谈戈.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2).
[15]   沈振荣等.水资源科学试验与研究——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6]   H uang G H,X ia J.Barriers to su stainab le w ater quality m anagem en t[J].J.of E nv ironm en ta l M anag em en t,2001,61(1).
[17]   傅国斌.引黄灌区节水灌溉分区与节水途径初探[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2).
[18]   金凤君.华北平原城市用水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1).
[19]   贾绍凤.工业用水零增长的条件分析——发达国家的经验[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1).
[20]   施雅风.华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21]   夏军.水文学科发展与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0,14(5).
[22]   夏军,朱一中.水资源安全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3).
[23]   陈家琦,王浩.水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126.
[24]   李秀彬.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
[25]   Baird A J,W ilby R L.ECO 2H YDROLO GY:P lan ts and w ater in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environm en ts,1999.[赵文智,王根绪译.生态水文学:陆生环境、水生环境与水分的关系[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26]   许新宜,王浩,甘弘.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与方法[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
[27]   刘昌明,魏忠义.华北平原农业水文及水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8]   X ia J un,T ackeuch i K.Barriers to su stainab le m anagem en t of w ater quan tity and quality[J].Guest ed itors f orS p ecia l Issue,H y d rolog ica l S cience J ou rna l,1999,44(4):503-505.
[29]   张国良主编.21世纪中国水供求[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0]   杨晓光,陈阜,宋冬梅等.华北平原农业节水实用措施试验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